没人吃的东西喂食,然后再会买些糠、秫米和陈年糙粮来做补充,这才勉强养活这么多鸡。
可如果要大规模养殖的话,吃食就是个麻烦事。
这时候不像后世,既不能用粮食喂鸡,也没有专门的鸡饲料买。
安之绞尽脑汁的想了几天,总算让她琢磨了个办法出来。
买下大片的地,这些地不需要多肥沃,但是能长些野草,种些易养活的青菜,她再想办法让地里的各种虫子蚯蚓生得更频繁些,只要每只鸡分到的地方够大,自然就够吃。
如果实在不够,她再买些陈粮和糠做补充,养鸡这两年她也算过账,只要能将鸡养好,即便有些投入也还是能赚钱的。
这个办法可以同时解决粮食和场地,似乎是可行的。
有了主意之后,安之便开始寻找养鸡的地方。
最后她选定了山脚下的一块荒地。
说到这个荒地就不得不说一下东山村的布局。
东山村其实并不是沿山而建,而是沿着村口的一条小河慢慢发展起来的,后面人口慢慢变多,大伙儿便沿着村口往里盖房子。
人口增多,除了要盖房子之外还得需要更多的田地用来耕种,于是在房子的后面又开始开荒。
可种田就要用到水,于是要开荒时大家都会沿着河流的走向选择地盘,离河远的放则是无人问津。
安之所选择的则是没人开荒的这个部分。
她也不担心将鸡圈放在那里会被人祸害,一则村里人的日子都过得下去,不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没人会选择做贼。
二来,周叔就住在那一片荒地,也算有个照应。
至于村外的人若是想要摸到她的鸡舍,要么穿越整个村子,要么就穿越村后延绵近百里的群山,总之不太现实。
如果实在不放心,她还可以白天将鸡放在村尾的荒地养着,等到晚上就赶回家来。
圈定地方之后,她便打听着该如何将那块地方弄到手。
荒地是属于全村百姓的,谁愿意开荒这个地方就属于谁,而且根据地方不同,会有三到五年不等的免税期。
可安之根本没那个能力去开荒,或者说她不需要开荒,现在那个地方杂草丛生的样子就挺合适她养鸡。
“你想在村尾弄块地方养鸡?”
云燕蓉听了安之的话不免眉头紧蹙,她觉得女儿最近折腾的有些过了。
之前在地窖在山洞里孵蛋也就算了,现在竟还要弄块地皮,并且听她话里的意思,要的地方还不小。
安之假装没有发现她娘的不满,故作镇定道:“是啊,娘,我既然不打算跟着您学刺绣,那就得有门养活自己的手艺。
我仔细思索了好几天,我会的唯有养鸡而已。
我就想试试,养鸡能不能成为我安身立命的本事。
如果不行的话,我还能趁着年纪小改进改行,重新去学门本事。”
云燕蓉……
竟无言以对是怎么回事?
见她娘的眉头好像有一些松动,安之立马趁人打铁,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从地盘、鸡食、安全、喂养到后期的销售一一进行阐述。
“这些事你想了多久了?”
“挺久了,之前就有这个想法,祖父的病情确定之后就更加坚定了。”
元燕蓉沉默了许久。
安之也不催她,就在一旁等着,大约一盏茶后终于等到她娘开口:“你说了这么多,却没考虑到最大的一个问题,你能出多少本钱。”
安之道:“我这两年养鸡赚了十二两银子……”
“等等,多少?”
“十二两。”
“你说你从养鸡开始赚了十二两银子?!”
见她娘一脸的不敢置信,安之便开始给她娘算账:“是啊,前年春天您给我买了三十只小鸡仔,养活了二十八只,这其中又有二十四只母鸡,它们秋天开始下蛋,而且下得可勤,好些鸡都是一天下两个蛋,我卖蛋就赚了一两多银子。
去年春天我自己孵了三窝鸡,再加上前年那些,一年光是卖鸡蛋我就赚了八两出头的银子,扣掉买鸡食的钱,我也赚了六两,年底我还卖了十来只鸡,这里也有一两多银子的收入。
因为我养的鸡肯下蛋,今年春村里好些奶奶婶子都要跟我买鸡仔,咱家有几只母鸡正好不怎么下蛋了,我就让它们专心孵窝,八文一只的小鸡仔我也卖了上百只。
再加上今年卖蛋的钱,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