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停了下来,疑惑地转头朝左看去。
无尘抬手指了指下方一个村子,“此处有尸气,我们去看看。”
林月垂眸往下看,一村子坐落于群山之中,约有三四十户人家,许多村民在田间劳作,田里种有大片的低阶黄芽米,某种辟谷丹的原料,灵田被阵法笼罩,很显然是宗门的灵田。
神识往下方扫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
避免惊扰凡人,两人落在了村子外。
灰袍僧人沿着山间小路朝村子走去,在翠绿的树林蜿蜒前行,一青衫女子不急不慢地跟在后边,前方有村民扛着锄头走来。
“大师。”
“阿弥陀佛。”
一背着锄头的村民见到那行脚僧,恭恭敬敬地俯首行了一礼,僧人也微微垂目躬身念了声佛号。
然而村民瞧见了身后手持华丽宝剑的冷面青衫女子不禁瞳孔扩张,连忙弓着身子低头,颤着声道,“小的见过仙人。”
“敢问施主,村长家在何处?”
他指了指方向,“就在前面,左边第三家就是。”
僧人谢过,依其所言在某黄土围墙的院子门前停下了脚步,敲响了门。
“谁啊!”
“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妇人的声音,紧接着响起了脚步声。
“吱~”
门开了,头戴褐包巾的妇人瞧见一身穿灰色僧袍的俊俏和尚微微一愣,随即双手合十行礼,“大师。”
“阿弥陀佛 夫人,我们路过此地,不知可否讨杯水喝?”
听到还有人,妇人微探出头瞧见了那青衫女子,一股清冷出尘的气质,不似凡人,立马紧张了起来,“当然当然,大师请!仙人请!”
妇人大开了门,将人迎了进来。
“多谢施主。”
宽大的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七岁小女孩躲在门后边哄着怀里的婴儿好奇地看着走来的两个陌生人,身后一个小男孩扯着姐姐的衣裳躲在身后探出头来,见那清冷的目光扫来,两小孩立刻缩了脖子。
“二位请坐,寒舍简陋,委屈大师和仙人了。”
“夫人客气,能得招待已不胜感激。”
林月坐在桌前,不多时两个妇人将茶水端来,“大师、仙人请用茶。”
僧人端起碗水端详,突然问道:“这位夫人,村长可在家中?”
妇人一愣,立即点头,为难道:“在呢!只是我公公生了病无法见客,大柱二柱在地里干活,小姑子已经去叫了,待会便回来,望二位恕罪。”
“不知是何病?”
妇人面容憔悴,“瞧了大夫,大夫说年纪大了就这样,没多少活头,开了些药,吃了两月不见好。”
另一个长相大咧的妇人见灰袍僧人点头,目光柔和一点没有大师架子,鼓起勇气说道。
“公公原本身体硬朗得很!还经常上山挑柴呢,可是半年前便开始没了精神,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精神恍惚,浑身无力,还怕热,身子一天比一天差,一月前病倒了。”
“村子里许多老人都这样,我婆婆也是这样去的。”
“二位夫人,小僧略懂医术,可否让小僧看看。”
妇人听此眼睛一亮道:“大师愿意帮忙!那真是太好了!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妇人连忙躬身感谢,修仙者通常不管凡人生死,如今得仙人救治,这是祖上烧高香了!
“请夫人带路。”
“哎!”
林月起身便跟着他们去了主卧,在旁边站着继续当雕像。
昏暗的卧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一股死气,一脸色苍白的老人静静躺在床上,双颊和眼窝凹陷一脸憔悴,不作动弹,许久才见胸口处微微起伏,气已是出多进少。
刚进去时村长两儿子回来了,知其来意,病还没看连忙感激道谢,一番客套后大儿子大虎在床前蹲下,轻轻地喊着。
“爹?爹?”
喊了好几声,床上的老人才缓缓睁开混浊无光的双眼,嗓子像卡痰似的啊了声。
“大师和仙人来了,要给您治病。”
“啊啊啊!”
老人一听激动得挣扎要起,僧人上前安抚情绪,探了脉象。
“是尸气入体,已深入肺腑,五脏皆衰,时日无多。”
“大师!”一听尸气吓得几个大人脸色惨白,连忙跪下,深信不疑,他们只是个凡人活了半辈子都没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