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虞大人,您误会了,我们并没有投降。”
公孙虞不听他辩解,责问道:“既然鲁王部没有投降北海,为何不来驰援安市城?”
鲁王将头凑到火焰前,小声道:“公孙虞大人,我现在驻扎在太阳沟,太阳沟到安市城的山路上全是埋伏。”
“先不提我们能否冲过重重关卡,即使过关斩将过来,也是残兵游勇,根本无法救援贵部。”
公孙虞嘿嘿冷笑,完全不听他的辩解,厉声道:“鲁王,你的三个儿子都在襄平城。”
“我给三个小时,三个小时我看不到你的军队,你就等着给你儿子们收尸吧!”
质子外交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纳质为押”,在两汉时期形成一种制度。
中央王朝向建立藩属关系的少数民族索取人质,双方是一种宗主国与附属的关系。
两汉时期,“入侍为质”和“纳质为臣”的现象十分普遍,质子制度就成为两汉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的政治制度。
公孙虞放下狠话,立刻中止了联系。
鲁王忽然仰天狂笑起来,笑声之中隐然有一丝寒意,众人越听越觉得悲凉。
不知不觉间,笑声竟然变成了哭声,哭声里满是兔死狐悲之意。
鲁王部乌桓为了公孙家族出生入死,不知做了多少腌臜肮脏的事情。
竟然落得这般下场,明知救援安市城是送死,依旧逼迫乌桓人充当炮灰,意图消耗北海的主力。
鲁王哭了一阵,又开始狂笑起来,敲着桌子,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鲁王部众将见他疯疯癫癫,又哭又笑,都不知如何安慰他。
他唱了一阵,开始呕血,吐血不止,众将急忙来抢救族长。
鲁王脸上盘桓着一层死气,悲声道:
“传我命令,驰援安市城,族中青壮年都随着我走,刀山火海也要救出少族长。”
“我们被北海人一路赶到山沟里,在山上苦熬岁月,吃草根啃树皮,是时候和他们做一个决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