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216.第215章 我们真没有这经验啊!

216.第215章 我们真没有这经验啊!

算不上顶刊的期刊很是热情地发出邀请,有的期刊还连发了好几条。

但在这些信息杂乱的期刊里,还是眼尖的盲生发现了华点。

“是《数学年刊》!《数学年刊》还会主动给人发邀请的吗?真的假的?”

“下面还有《美国数学学会杂志》呢!”

“《数学学报》,这就是牛人的待遇吗?我的妈呀!”

“IHES数学丛刊?这是什么期刊?”

许青山这邮箱里的邮件瞬间让会议室里吵吵闹闹的,议论纷纷。

也不只是学生在惊讶,就连那些老师也在惊讶。

能够被四大顶刊邀请投稿的,并不算太多,更多的都是主动投稿,然后被筛选的过程。

一般来说,只有那种在领域内公认的顶级难题,并且在放大的范围内也会被认为是极难的命题,才会得到四大顶刊的青睐。这种事,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一次。

但现在托许青山的福,他们见到了。

只是,看着坐在两位院士大佬中间那看起来长相还有些显得稚嫩的年轻男孩,他们此时只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书读到狗身上去了。

这实在是太梦幻了。

听王院长介绍,这位许青山同学,只是一个准大学生,都还没有真正地进入京大呢,就已经开始在学术领域为京大创收了。

至于自己

给京大创造学术垃圾算不算创收?

“我对于四大期刊了解不算很深入,所以这方面还是需要各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给我一些意见。”

许青山笑着说道,然后打开了自己发在arXiv上的论文。

他这句话出来之后,在场的人都安静了。

不是。

意见?

这能给什么意见?

我们在座的就没几个人在四大顶刊上发过论文。

也别说发了,能看得懂就阿弥陀佛了。

你现在管我们问意见?

会议室里沉默得可怕,过了一会,还是没有回应,田刚只能咳嗽了两声。

“我先说说我的理解吧。”

“小许的这篇论文呢,本身含金量就很高,JAMS(美国数学学会杂志)和IM(数学新进展)就暂时先不考虑了,相对来说,还是应该放在老牌的两刊比较能体现出学界地位来。”

“至于是选数学学报,还是选数学年刊,我个人更倾向于发年刊。”

田刚说着,台下的人听着。

他们纯粹是来出观众的。

这是他们能听到吗?

田刚在这里帮许青山嫌弃JAMS和IM没有含金量的时候,他们只想甩出营业的假笑。

人家嫌弃不想要的,是他们拼尽全力都难拿到的。

真要说谁有这个水平能在JAMS和IM上发论文,就按现在的研究水平来说,估计在场的人里,暂时只有田刚能说是可以稳稳拿下的。

其他人,都有难度,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当然,这也是因为数院现在也不是所有老师都到了,要是朱小华教授这个时候在,那也比较好说,人家也是发过《数学学报》的。

“因为按照现在的时间来说,年刊能更早发表,更早地定下这个名。”

田刚认真分析道。

“而且《数学年刊》更倾向于美系,在后续拿美国数学学会的一些奖项的时候会更有优势和便利,现在青山的美国数学学会会员的身份已经加急处理下来了,发年刊会更合适一些。”

“再加上这两年的变化,年刊的影响力要比学报更大一些。”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建议,大家要是有想要补充的点,我希望大家能积极发言。”

田刚说完话。

王诗宬在一旁继续盘笔,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

片刻后,为了不让冷场,陈大跃硬着头皮说道。

“我觉得田院说得对。”

“我也觉得田院说得有道理。”

“俺也一样。”

有人带头就好说多了。

主要是大家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

“那就《数学年刊》吧。”

许青山直接拍板,《数学年刊》也有给他发邀请邮箱,而且在邮件里那个主编也不吝溢美之词地赞美许青山那很是惊艳人的思路。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讲讲我的论文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