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前来挑衅,我方不予回应,便会容易被看低。若我方给予回应,甚至将其处罚乃至处死,则又会背上一个破坏和平盟约,想要开战的黑锅。”
“是一群只要出现,就象征麻烦的人。”
祝奚清埋头又干了口饭。
关长水也听明白了,转而将目光投向陶伊,神色间有些担忧。
陶家灭门之事,便是早年家主受敌国妖孽蛊惑,大开边境城门,不战而降,从而致使陶家全体男子被砍头处死,女子流放或入贱籍。
家仇国恨皆在,陶伊逐渐平和了一年的心绪,
怕是又要升起。
但陶伊却摇了摇头,“这事在眼下与我无甚关系。”
“数月前皇后被皇上授意,试图邀我进宫中做女官,此事我都已经推拒,如今那使臣之事,又怎会和我一个只做些小生意的陶家后人有关。”
不是不恨,只是知道大局为重。
“我说起这事儿,也不是想要谈论陶家过往,而是,如今世人皆知当时陶家家主受敌国妖孽蛊惑……这一信息,不仅预示着敌国存在妖孽,想来也和其官家有所牵连。”
“要真是我猜测的这种局面,且敌国有再起冲突的想法……”陶伊将目光看向了祝奚清,“即便他现在只有五岁,只要佛子之名挂在身上,也断然不可能置身事外。”
何止是不可能置身事外。
当天午饭过后,祝奚清既没有午休,也没有再次坐禅修炼,就直接被宫人召进了宫中。
官家配备的马车坐着确实柔软,但也让人心烦。
一入宫中,便是熟悉的御书房以及熟悉的观星阁主。
见方丈不在,祝奚清还诧异了一下。
那观星阁主估计是看出方丈目前在国寺中主持大局,轻易不会入宫谈论事宜。国寺住持则另带了一队僧人往使臣所在方向前去。
意在他们入京之前,一举断定其队里是否有妖孽之物。
“那为何不更早些去?”祝奚清询问出声。
不过回答他的倒不是阁主,而是坐在首位上的皇上。
“使臣入境以后,就被各方驿站处守备的道人与和尚盯死。但盯着使臣队伍的人,却回报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其中一个说法自然是使臣队伍内里没有妖孽。
但另一个说法却是有,甚至还不止一个。
为何判断如此不同?是实力差异还是什么别的?皇上当然也会这样想。
要知道使臣入境之后,期间又有无数道人和尚查看,和尚和道人两方都有说有和没有的。
说没有的,是真的全然未察觉,而说有的,实际也分不清楚队伍里到底哪些是人,哪些是妖孽,只说是队伍里一定有,只是隐藏能力太强……
“那您召我进宫是为何?”祝奚清又问。
上头的皇上顿了一下,过后幽幽叹气。
“使臣出使他国,必然会向他国提前递交诉求。那方给出的由头,就是想要见见佛子。”
这下发愣的变成祝奚清了。
“他们递交上。但你当下年岁太小,所以他们便自己来这拜访了。”
“看似尊重,实则算是强求你必须要与他们队伍相见。”
“他国使臣来本国之事,朕无法推拒。否则在外人看来,就是朕拒绝与他国交好,也不愿维持基本的友好局面。”
“因此朕召你入宫,是想问问你自己的意见。眼下也有两个选择供你挑选,一为观星阁主亲自为你造一场假病,即便是太医院最好的太医也看不出问题,这样就能以患病之身不便见
人的说法,好居于家中休养……()?()”
“另一个自然就是亲自见一见了。()?()”
“我的意见有如此重要吗??()_[(.)]???♂?♂??()?()”
祝奚清总觉得有一大堆问题。
上头皇上还真的点头:“确实重要。()?()”
“你那扶正神君,和佛祖座下大弟子的佛子之名,朕可以直说,朕是信但也不是尽信的。真正能决定你价值的,从不是国寺方丈和观星阁主为你做背书,而是你自身眼下实力已经可以外出讲法。”
“本国与敌国不同,自朕登基以后,大力扶持道佛二门,意在断绝国境之内存有的妖孽之流,以防危害民生。”
“但这只是朕的决定,其他国家却并非这样想。尤其是本次出使使臣背后国家,有探子来报,那地儿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