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告诉老身?”
杨太后把目光挪到王忠的身上,这可是跟了她几十年的老人,结果放在皇帝身边才仅仅半年,就连如此重要的事情都向自己隐瞒了吗?
“臣知罪,还请太后娘娘责罚。”
说罢,王忠就匍匐在地请罪。
王忠仅是请罪没有任何解释,就意味着他是故意为之。
说实话,这一刻杨太后心中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愤怒。
赵昀能如此快速的拉拢王忠,意味着他的手段跟个人魅力极强,这是属于帝王的优良配置。可王忠毕竟是自己身边的老人,哪怕杨太后对于权势兴趣不大,依旧免不了有这种失落感。
“罢了官家,这个天下终究要交到你的手中。”
“老身只想知道一点,济王到底是如同传言那样被史弥远毒杀,还是你动的手。”
说完这句话,杨太后就把目光死死的盯着赵昀,仿佛想要看穿他心中真正的想法。
“回禀大娘娘,济王乃名义上的手足兄弟,臣定然不会做手足相残之事。”
“济王薨逝,臣断定乃史弥远所为,也只有他有这个能力。”
赵昀面无表情的回答了杨太后的疑问,脸上看不出一丝心虚的表现。
其实从当初杨太后劝说自己接纳史秋雨入宫,并且妄图缓和与史弥远的关系那一刻起,赵昀就知道老太太本质上有着妇人之仁,与吕后、武后这种临朝称制的大女主不同。
赵昀还知道就算自己承认干掉了济王赵竑,杨太后也只能选择默认接受,局势上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是以杨太后的性格,会在心中存在着一根刺,影响到自己与她的母子关系。
有些时候善意的谎言是必须存在的东西,能让杨太后更容易说服自己。
果然当听到赵昀否认的回答,杨太后神情很明显的松了口气,她与宋宁宗夫妻数十年,万万不想在自己手中出现手足相残的场景。
这样百年之后仙逝,她无颜面对已故的先皇,以及赵氏皇族的列祖列宗。
“官家,你准备向史弥远动手了吗?”
“嗯。”
赵昀点了点头,如今箭在弦上。
“明日老身便会颁布诏书,宣布撤帘还政于官家。”
“官家必须要以亲政的身份拿下史弥远,这样他才会成为你文治武功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杨太后连夜赶到赵昀寝宫,除了确认济王赵竑的死因外,就是赶在赵昀动手之前让皇帝名义上亲政。
因为只有这样,铲除权臣才会算皇帝的功绩,才会震慑住朝野八方,以及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嗣子赵昀,终于到了掌控天下的时刻。
“臣,谢过大娘娘。”
赵昀自然是明白杨太后紧急还政的用心,说实话哪怕双方没有血缘上的母子关系,他此刻内心里面都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
自己这一步走来,杨太后确实帮助良多。
望着赵昀朝自己深深鞠躬,杨太后走过去握着他的双手,有些动容说道:“老身毕竟是个妇道人家,朝堂上的事情帮不到多少,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史弥远过不了老身这关。”
杨太后这是向赵昀表态了,她不会再赋予法理权废帝,赵昀就算输了也就做回傀儡,座下的皇位无人撼动!
“孩儿知道。”
赵昀紧握着杨太后的手,笑着回了一句。
他入宫以来对杨太后一直保持着恭敬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用着“臣”的自称。
今夜他想告诉杨太后,双方关系不再是太后跟皇帝,而是母与子。
“好,好。”
杨太后笑着连连点头,眼神之中闪烁着泪花。
……
次日清晨杨太后亲笔手书发出最后一道代使皇权的圣旨,向百官宣布撤帘还政于赵昀,彻底结束了为期大半年的垂帘听政生涯。
与此同时赵昀这边投桃报李,给杨太后加了寿明两字尊号,来展现自己对母后的敬重。
当这个消息传递到史弥远耳中的时候,他心脏猛的咯噔一跳,一股极其强烈的危机感席卷而来。
史弥远这次没有召集朝堂的文官党羽,而是第一时间把殿帅夏震给叫了过来,让他最近一定要牢牢掌控住殿前司跟步军司兵马,关键时刻等待着自己的号令。
同时为了反击赵昀与杨太后,临安城内四处疯传运船停运的消息,并且京师高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