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殿内朱紫大员窃窃私语之际,赵昀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拜见官家。”
“诸卿免礼。”
赵昀摆了摆手,然后坐在御座上问道:“湖州济王叛乱,尔等有何对策。”
几乎就是在赵昀话音落下的瞬间,中书舍人真德秀站了出来拱手道:“回禀官家,济王虽莽撞孤傲,但绝非谋逆之人,还请明察!”
在场众大臣没有谁比真德秀更了解赵竑,他担任济王老师多年,明白自己这个学生确实没有帝王之相。可赵竑秉性不坏,更没展露过什么狼子野心,怎么可能会突然传出谋逆造反?
真德秀大胆猜测,济王赵竑是被有心人挟持,期望利用他前皇储的身份获利!
只不过真德秀身为利益相关者,他的辩解毫无说服力,执政薛极当场就站出来反驳道:“真中枢,吾等知道你与济王有过一段师生之谊,但身为朝廷命官切不可以私废公。”
“湖州济王谋逆已是铁打的事实,此乃十恶不赦之重罪,朝廷决不能姑息放纵!”
说罢,薛极就拱手向赵昀说道:“臣请官家下令讨逆!”
薛极的强硬态度,让真德秀可谓是心急如焚,他只能跟着向赵昀劝说道:“此事定有隐情,看在济王乃先皇子嗣,官家手足的份上,还请先行派遣特使抵达湖州探明情况,再行讨逆决定也不迟。”
“真中书,济王用李全的名义发布檄文,意味着湖州叛军与忠义军私下勾结。如果派遣特使贻误战机,湖州叛军与忠义军同流合污,此责你担当的起吗?”
执政宣缯也是大声反驳,济王赵竑的檄文触碰到了史弥远的底线,那么必然不能给他留有活路。
“臣愿以性命担责!”
真德秀一字一顿吐出这句话后,就当场跪下朝赵昀重重一拜,眼眶在情绪的冲击下显得通红。
这等场景的出现,让在场部分大员内心忍不住动容,真德秀能为济王赵竑做到这一步,已经无愧于人师身份。
“臣认为真中书言之有理,此事还需慎重处理。”
乔行简此时站了出来,表明自己支持真德秀。
两人虽然在对金的政治理念上,有着无法调和的巨大分歧,但双方对于彼此的人品绝无怀疑。
乔行简相信真德秀如此求情,不仅仅是出于曾经老师的身份,还有济王赵竑叛乱之事,其中可能存在着误会或者隐情。
“臣也认为先行派遣特使,更为合适。”
工部尚书邹应龙紧接着出列,毕竟此事涉及皇家颜面,能低调处理最好不要走到起兵讨伐这步。
见到接连几位大臣站出来反对,史弥远脸色有些阴沉。
就在他准备暗示史党成员继续进言的时候,御座之上的赵昀却开口道:“史相公处事老成谋国,对此你有何意见?”
赵昀的话语让殿内众大臣,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史弥远身上,大家心里面都明白宰相的意见,将最终决定济王赵竑的命运走向。
“谋逆若不严惩,来日必将效仿者云从。”
史弥远淡淡吐出这句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此时真德秀脸色变得惨白,他心中已经隐约预感到济王赵竑会有怎样下场。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真德秀把目光望向御座上的赵昀,他期望官家能明察秋毫,抱着宽仁厚德之心给济王一条活路。
赵昀注意到了真德秀眼神之中的乞求,可他却挪开了自己目光,面无表情道:“那史相公打算如何平叛?”
“就目前情报来看,忠义军李全部并没有参与湖州叛乱,臣认为命殿前司虞候彭任领兵征讨即可。”
彭任?
对于这个名字,赵昀没有多大印象,意味着他在历史上并不出彩。
另外湖州平叛之事,赵昀不会让自己牵扯其中,否则到时候济王赵竑一死,就很难引导舆论把锅全甩在史弥远头上。
于是乎他点了点头同意道:“那就依史相公安排。”
“老臣遵命。”
面对这木已成舟的定局,真德秀呆呆站立在原地,直到身边同僚纷纷退出去,他还是没有任何动作。
见到真德秀这副失神的模样,乔行简叹了口气来到他的身边劝慰道:“真中书,我知道你顾及师生情谊,可济王行了谋逆之举,就注定不可宽恕。”
“事情并未调查清楚,为何就提前下达定义,官家他明明可以再给济王一个机会的。”
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