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对于杨皇后,赵贵诚脑海中的记忆同样不算太陌生,原因就在于跟其他妃嫔深居后宫,朝臣难得见上一面不同,早在嘉定元年杨皇后就逐步插手朝政,这也是宋朝唯二在皇后期间便干政的女主,另外一个为宋真宗时期的刘娥。
相比较以往见到杨皇后雍容华贵的模样,今日她未施粉黛换上了一身缟素,整个人显得苍老许多。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依旧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彰显着身为上位者的威严。
其实从赵贵诚踏入殿内那一刻起,杨皇后也在认真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沂王。虽说是从远支宗室过继而来,从小未曾受过皇家教育,但此子神情语态却十分稳重,丝毫没有即将继位的浮躁跟虚华。
要知道沂王才年仅十九,放在古代算尚未弱冠的年纪,能做到这一点属实不易。
另外便是沂王身姿十分挺拔且修长,五官也算得上端正,特别是那一双柔和明亮的眼眸,让杨皇后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官家的影子。
这一刻她才明白,为何在众多宗室子弟中,史弥远偏偏选中沂王来入主大内。说是天命所归也好,说是投其所好也罢,至少赵贵诚给杨皇后的第一印象很亲近。
赵贵诚踱步来到杨皇后面前,按照礼法在未正式过继之前,他还是皇侄的身份,应当遵从臣子礼称呼为圣人。
可在即将行礼之际,赵贵诚的脑海却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运作得当的话能改变历史,提前摆脱宋理宗的傀儡皇帝生涯。
“孩儿拜见娘娘!”
宋朝宫中的称呼规则很奇特,只有皇后的子女拜见时候才能称呼为娘娘,否则哪怕就是遇到嫔妃生母,也只能称之为“姐姐”。
赵贵诚使用这个称呼,相当于提前认杨皇后为母后,是于礼法不合的。
但那又如何,遵循礼法就能稳坐皇位吗?
正牌皇子赵竑被淘汰出局,问题根源不是出在他违背礼法,而是跟杨皇后的关系不亲近,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最终导致名义上的母子关系破裂。
有了赵竑的翻车案例,赵贵诚怎么也得吸取教训,先表明自己对杨皇后的“亲近”跟“孝心”。并且对于皇家而言,母子身份就意味着天然的政治盟友,哪怕仅仅是嫡母跟嗣子这种非血缘关系。
站在一旁的史弥远,本来正准备拿改立赵贵诚为皇子的诏书出来宣读,却没想到对方提前一步认母。多年的官宦生涯让他敏锐嗅到一丝不寻常气息,貌似这颗自己亲手打造的棋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操控。
ps:循环时隔半年又发新书了,这次是背景选择南宋理宗朝时期,大兄弟们走过路过点个收藏投个推荐票什么的,重新启航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