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还是有可以操作的空间的。
说白了,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叙事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十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有本书叫《叙事经济学,说的就是这个变化:社交媒体能病毒式地传播故事,引起广泛的情绪共鸣,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判断,会让“共识”快速凝聚,也快速消失。
为什么社交媒体时代会产生这种放大器效应?
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尤其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注意力更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在这种信息海洋里面,人们更容易追随那些吸引自己注意力的观点。
所以。
沈飞觉得,自己现在需要找准的,就是一切切入点。
飞机在鲁东国际机场降落,沈飞一行人离开机场,坐着机场大巴又抵达了火车站。
“沈组长,要不然我找战友,派车送咱们过去吧。”
陈大海对沈飞说道。
他们这些工作人员无所谓,但沈飞毕竟是督导组的副组长,还是内阁军机处的人,让他跟着大家一起坐火车来来回回的奔波,实在是有点不合适。
“我又不是什么金子做的人,干嘛不能坐火车?&“
沈飞摆摆手:“走,去淄市。”
他就是这个性格。
不管做什么事情,既然决定要做,那就要做到最好。
陈大海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一行人便上了车,前往淄市市。
对于沈飞的安全,他倒是不担心。
这一次督导组来了十个人,除了他和沈飞之外,剩下的八个人里面,陈大海特意挑了四个刑部的人。
虽然没带枪,但都是正儿八经的格斗高手。
原本沈飞觉得没必要带这么多人,但陈大海表示,既然是暗访,那最好还是安全第一。
说白了。
万一出什么事情,哪怕事后出了气,可谁也不敢保证沈飞这个督导组副组长会不会有事。
陈大海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他这么坚持,沈飞也不好多说什么,便点头答应下来。
坐在开往淄市的火车上,沈飞跟陈大海坐在一起,其他几个人坐在他们附近。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一对小情侣,看样子应该是大学生。
“你们也是道淄市的么?&“
沈飞笑着对那对小情侣问道。
反正闲来无事,索性就聊聊天。
“嗯。”
那对小情侣当中,男孩子比较开朗,笑着对沈飞道:“大哥你也是?&“
“啊,对。”
沈飞点点头,随后笑着道:“我是做小生意的,这是我表叔,我们打算去看看,淄市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生意。”
“做生意?”
那男生有些意外,随后笑着说道:“干嘛,卖烤串啊?&“
“烤串?”
沈飞一怔。
那女孩伸出手,推了一下自己的男朋友,随后说道:“大哥你别听他胡说八道,我们学校附近有不少烧烤店,大家总说这淄市别的不多,就烧烤最多。&“
“为什么啊?”
沈飞不解的问道:“淄市人喜欢吃烧烤?”
“额,大概是因为便宜吧。”
那女孩子想了想说道:“我们宿舍每次吃饭,基本上都是吃烤串,四个女孩子加起来,一百多块钱,吃的饱饱的。”
“我们宿舍也差不多。”
那男孩子笑着说道:“改善生活基本上都是去吃烧烤,平均下来两个人百八十块钱到头了。”
听到他们的话,沈飞跟陈大海对视了一眼,倒是有些意外。
要知道。
他们在燕京这边,也是吃过烧烤的。
正常情况下,燕京这边的烧烤,一顿饭两个人得两三百。
而且味道说实话,相当一般。
但按照两个大学生的说法,岂不是人均几十块钱就能饱餐一顿烧烤?
“大哥,听你口音是燕京那边的?”
那男孩子笑着说道:“我们宿舍还有个燕京人呢,他说你们燕京那边什么都贵。”
“差不多。”
沈飞点点头:“燕京就那样,房子贵,出门还麻烦,要不然我能来淄市找机会么。”
跟两个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