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西装革履,要么一身中山装,手里面拎着包。
看上去就是那种吃公家饭的人。
“我们是国家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规范督导组的。&“
沈飞一笑,亮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
!!!!
卧槽!
那前台小姐姐直接人傻了,连忙微微躬身,随后给公司那边打电话。
片刻之后。
于敏洪带着一群人从电梯里呼啦啦走了出来。
沈飞还是认识于敏洪的,毕竟在短视频平台经常能够刷到这位的视频,而且他的创业经历也很传奇,甚至还被人搬上了电影屏幕,找来黄教主出演他的角色。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几位领导,太抱歉了。”
于敏洪走过来,老远就伸出手,对李伟打招呼道:“真是抱歉,我们在开会,不知道督导组的领导来了。”
很显然。
他误会了,以为李伟才是负责人。
李伟自然不是笨蛋,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把沈飞让了出来。
于敏洪一怔,但还是顺势对着沈飞伸出了手道:“您好,您好。”
沈飞笑了笑,握住于敏洪的手:“于老板你好,我一直是你的粉丝。&“
这个倒是实话.....
很久之前,原身可是很崇拜于敏洪的,对于这位白手起家的于老板,很是钦佩。
说起于敏洪这个人,确实很有一套。
一九八零年,刚刚高考完的于敏洪从考场出来。
老师一看到他,立马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你毁了上燕京大学的机会!&“
原来考试时间是两小时,而于敏洪只在考场呆了四十分钟!
按照常理,四十分钟做出来的卷子,成绩肯定不理想。
却没想到,于敏洪考的很好,成功考上了燕京大学。
看来做题的时间与成绩无关,大神就是大神!
在燕京大学的时候,于敏洪依旧没有懈怠,每天都用功学习,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大学毕业后,成绩出色的于敏洪留在了燕京大学任教。
在这期间,于敏洪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留学需要的成绩,于敏洪可以努力,这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学费!
为了攒学费,于敏洪就和其他人开起了课外辅导班。
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事还是让燕京大学发现了,于敏洪也被记了大过。
经过这件事,于敏洪再三思考,决定辞职,自己出去单干,鑫东方由此创立。
一九九五年,鑫东方越办越大,于敏洪觉得这还不够,必须要把鑫东方做的更强更大!
于是于敏洪去了米国,打算找老同学一起搞,于敏洪在找到了一个搞唱片的同学徐晓平。
徐晓平很有才华,但并没有发挥出来,在国外过的很心酸。
于敏洪看到后,直接拍着胸脯表示:“你回国吧,我给你投资开唱片公司。”
徐晓平被于敏洪的热情邀请打动了,二话不说就回了国。
但回国后的徐晓平并没有搞唱片,而是和于敏洪搞起了鑫东方。
鑫东方不缺教英语的,徐晓平最厉害的地方是,他在外国待过,对于签证很有经验。
在鑫东方徐晓平搞起来移民业务,免费对学生进行签证咨询,许多学生靠着他的指导成功拿到了签证。
最后徐晓平创办了鑫东方出国留学、移民咨询处,还创立了鑫东方咨询思想和留学理论。
靠着于敏洪等人的努力,鑫东方成了大夏数一数二的教育机构。
而于敏洪这个人呢,或许是因为出身的关系,他很喜欢说实话。
他曾经公开表示:“城里的孩子上不了大学,对城里孩子的影响也没那么大。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可以出国,父母可以帮他们解决别的办法,可是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其实他一辈子都当农民了。”
这番话,可以说是诛心之言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喜欢说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足够努力,哪怕是坐在教室后排,也一样可以成功。
但实际上。
这根本就是谎言而已。
不要拿偶尔出现的个例去代表全部,真正的事实就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只会招牌那些名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