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功夫县长 > 第35章 谣言四起

第35章 谣言四起

三十五

廖国庆的老婆的意思是他们家就算不种柑橘了,有那些积蓄也够他们夫妇养老,够给女儿在城里买套房子了,还是不要去折腾那种没把握的事比较好。

廖国庆却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干得热火朝天的,心有不甘。再说他们才四十左右,正是做顶梁柱的时候,怎么就能靠积蓄养老了呢?看到廖国庆举棋不定的成天唉声叹气。廖国庆的女儿廖雨萱调皮地对爸爸说:“爸,我有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你要不要听听?”

廖国庆说:“你有好办法就说来听听呗。”

廖雨萱说:“我们村不是有座龙山吗?近年来越来越多外面的人到龙山来爬山,都说龙山风景好。你是村长,为什么不想在龙山脚下建个门口,向那些想来爬山的人收门票呢?这要是搞成这个风景点了,龙山就成风景区了。那时再发动村民们手工制作桔饼,作为地方特色小吃,销售给那些游客。这样既可以搞活我们村的经济,又可以让你们避开那种全部身家都投进去而变得一无所有的忧虑。”

女儿的一席话,顿时让廖国庆茅塞顿开。第二天就赶紧进城,去找王小能,问他这样可不可行?王小能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哪天我召集相关领导去看看,龙山真有开发价值的话,就开发它。你们村相对富裕,如果全村入股,应该是可以搞得起来的。

王小能去龙山村视察龙山时,除了带上政府相关领导,还带上了李崇远、刘敬德、孙文利和韦志高。他知道如果要在龙山搞风景区的话,就得有个懂管理懂运作的人来做头儿,光靠那些村民们肯定不行。李崇远、刘敬德和韦志高算是双和比较有名的企业家,他们不但有钱,还有眼光,有管理经验。带他们来看看,如果能让他们看上,说不定就能帮双和增添一个风景区。王小能知道,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旅游业也会越来越受欢迎。双和要发展经济,就不能把目光只瞄准工业,还得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不仅能像工业那样提高社会就业率,还能增加土特产销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初夏时节的龙山,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清新宜人。廖国庆带领着大家边走边看,边向大家介绍龙山的历史和山上的一些珍稀植物和常见动物。龙山上植被丰富,四季皆有美景。春可赏花夏可赏瀑布秋可赏枫林冬可赏雾淞。因为被龙山村的村民们保护得好,山上随处可见参天古树。

大家看着那些飘渺的云雾,看着眼前这满眼深深浅浅的绿,听着溪水叮叮咚咚的响声和小鸟的啾啾声,感受着那些树木散发出的勃勃生机,都觉得心旷神怡。

旅游局局长感叹道:“以前只是听人讲过龙山风景好,空气好。我一直没来过。今天才发现龙山简直比国内好多知名的风景点都漂亮啊。走进这个天然大氧吧,感觉人都精神了许多。”

王小能说:“是的,这么美的山,我们不开发出来搞旅游,就浪费资源了。”

于是领导们一致认为,龙山可以开发,可以搞个风景区。王小能就让廖国庆回去先跟村民们通通气,一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同不同意搞龙山风景区;二是看他们是否愿意入股。然后再向他们汇报结果。他们也回去再研究研究。

是的,得再研究研究,主要是钱。没钱不好办事呀。如果龙山要开发成风景区,就得修路,还不能按原计划的将就原有那五米宽的道路去硬化,得拓宽,不拓宽道路的话旅游大巴都开不进来,让人家怎样来旅游?修路款该怎样分摊,也还有待商榷。

王小能一行人是下午来到龙山的,视察完毕时已是傍晚。廖国庆热情地留大家吃饭,王小能说不吃了,我们都回家吃饭去。搞得廖国庆很过意不去,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意思说老同学好不容易来一趟的话。想送点桔饼给大家,也被大家推辞了。只好目送他们离去,然后转身回村,就着手去收集村民们的意见。他觉得这事要趁热打铁,不要等久了,时间长了的话,政府研究来研究去,又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把这事搁浅了就不好了。

研究的结果当然是要把龙山这个风景区搞起来,修路的方案也定下来了,由政府出资修从县城到龙山村那段,再由开发商修龙山村到龙山那段。龙山的集资方案也基本上定了下来,龙山村所有的村民按户头集资,按投资多少算股权,一共是十股。其余九十股由几个投资商按投资多少分配占比。

朱碧兰得知这个消息,认为廖国庆叫上其他几个同学去搞风景区,没叫上她,是看不起她,一再怂恿马建新去投资。马建新当然不会出面去投资,并且他现在也是实在没钱了。他不知道金鑫公司要扩大生产,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