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定要选这个?”
“要!”陶陶挺了挺背,她是最厉害的凶兽,当然要吹乐器之王啦。
小花老师见她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大不了吹不动就换一个,“大家记好自己想学的乐器,我带大家去楼上找乐器老师。”
十几种乐器分别有一个老师,老师每天就负责引导选了对应乐器的学生们入门,如果是早早接触过的学生,老师就轻松许多,如果没有接触过,老师就会很头疼。
选唢呐的学生不多,所有班级的学生再加上陶陶一共有八个学生,六个男生,两个女生,女生一个是陶陶,一个是个胖胖的女生,她是因为家学渊源才来学的。
陶陶被送到唢呐班时,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在学了,满屋子都是嘟嘟嘟的声音,嘹亮又刺耳。
教唢呐的老师是个六十多岁的男老师,他看到陶陶进来,慈爱的招呼她坐在角落一张板凳上,教室宽敞,学唢呐的人少,所以每个人都能独自坐一处学习。
普通唢呐价格便宜,所以老师拿出学校准备的一只适合初学者的新唢呐递给陶陶,“这只唢呐送给你,希望以后能好好学习,能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陶陶接过盒子,打开看了看,这只唢呐上面是黑檀乌木色,下面有个银白色的喇叭碗,轻轻敲着有清脆回响。
老师询问:“陶陶,为什么选择唢呐啊?”
“它声音大,是乐器之王。”陶陶觉得只有乐器之王才能配得上自己凶兽身份。
老师不知道陶陶的心思,对她的话很是赞同:“没错,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唢呐一响,所有乐器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有个小朋友凑过唢呐一响黄金万两。”
另外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朋友说:“不对,我爸爸说的是唢呐一响,白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
老师:“.唢呐也不是只吹哀乐,还可以吹欢乐喜庆的音乐,还有古代祭祀、大典、礼乐时都会用,是很重要的乐器。”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讲讲唢呐的结构。”老师怕几个小孩再歪题,将八个小孩聚在一起开始上课,简单讲完结构、唢呐种类后,便开始教入门基本法——呼吸方法。
“想要吹响唢呐必须肺活量好,我们用丹田呼吸法来练习,就是吸气时小腹往里缩,吸气要快要多,吐气时要慢要少.大家试一试。”
陶陶作为能吞下万物的小饕餮,肺活量自然很好,一口能吸很很多气,再吐出来时把老师的假发都吹飘起来了。
老师忙捂住自己脑门,既尴尬又欣喜,“肺活量这么好,是个学唢呐的好苗子!”
于是乎,老师直接将陶陶安排和其他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小朋友一起练习吹奏唢呐了,当然现在要求是先练习吸气呼气吹响培养下乐感,过段时间再学习气颤音、齿颤音、指颤音、舌颤音等技巧了。
老师给陶陶示范了一下:“陶陶学着吹,等能熟练掌握呼吸、手指节奏后再学习其他的。”
只需要对准吹,陶陶觉得还挺简单的,于是拿着唢呐开始呼呼呼的吹了起来,塞帮子吹得胀鼓鼓的,像分别塞了两个鸡蛋在嘴里。
其他小朋友也差不多,有一些小脸都憋得通红了,不过他们学得久一点,有一点调调在了。
初学的陶陶吹得生涩又不稳定,吹出的声音一点节奏乐感都没有,有时长有时短,有时高有时低,声音呕哑嘲哳,像是有人在耳边磨刀拉锯,让人呼吸都不畅了。
早已习惯的老师默默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耳塞戴上,只留下一点点声音,慈爱的看着陶陶,嗯,很难听,是初学者的样子。
等陶陶吹完,老师又重新指导一遍手的姿势和呼吸的节奏,“慢慢来,我们重新再试一次。”
陶陶好像没有点亮音乐天赋,仍然嘟嘟嘟的吹着,吹出来的声音简直不堪入耳!
老师长长叹了口气。
“老师?”陶陶疑惑的看着叹气的老头儿,“我吹得不好吗?”
“挺好的。”幼儿园讲究素质快乐教育,老师鼓励着陶陶:“就是还不熟练,陶陶回家多多练习,等熟练掌握呼吸节奏后就能吹出好听的音乐了。”
陶陶被鼓励得信心满满,下午放学回到家,她就兴致勃勃的拿出唢呐要吹给白九月听:“我今天学了唢呐,老师夸我学得好。”
白九月带陶陶去报名时老师说过幼儿园小班六月会开始学乐器,没想到这么快就让陶陶接触了,“为什么学唢呐?”
“因为唢呐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