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秀这是什么历法,怎么较之司天监记载的要详尽许多?看来尹司历是有些怠懒啊!”
王猛看过刘秀写着的东西,惊讶之余也琢磨出其中道理,确实要比眼下现有的历法详细,
在他所看过的古书上,节气是按照北斗七星斗柄旋转而定: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后又经过周皇室确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周公又利用土圭测影法测定出来一个节气“立冬。”
“古书中有云,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寸五。”
“秀秀写出的冬雪雪冬小大寒又是哪位先知测算出来的新的历法呢?”
王猛也算博学,可是刘秀的这两行字,他不单单是看不懂的问题,就是这句话的出处他也苦想不来。
“王猛,你不知道这个也不算什么,这个我也是偶然间在一本残卷里看到的,就是当时记熟了,那残卷也破的不成个样子了,不过我都记下了,你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我只背这一次,你应该能记下来吧。”
刘秀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自己那在王猛这里如同文盲一般的语言开口背诵道: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四节气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节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二四节气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三月惊蛰带春分,四月清明谷雨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皆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秋种及时保丰年。
秋种及时保——丰——年——
刘秀用手打着节拍,头也随着节奏一点一点的晃着,就像小时候和老妈一起下地忙农活时背诵的节气歌一模一样。
那时候都是老妈一遍一遍的教自己背过来,也是怕自己跟着做哪些枯燥的农活辛苦,为刘秀找来一些乐子来分散注意力的吧。
没想到她小的时候背的滚瓜烂熟的节气歌,却用在了这个地方,一个连日晷有没有的地方,每日计时只能靠沙漏来算的时代。
最让刘秀没想到的是王猛竟然听了一遍就完美的全部复刻下来,而且一字不差。
“秀秀,一年之中真的能分出这样多的节气!如果这节气历法也能得到推广下去,那么景国上下的农耕将根据这历法提示来耕种的话,农民的劳作有了节气提示,然后按照节点耕种,最后的收成也会提高不少啊……”
王猛身为帝王,他最清楚这节气的准确对于常年劳作的农民有多么的重要!
“秀秀,刚刚是不是提到了地球绕太阳一圈按一年算,那么也就是你所提到的公历,朕这就喊尹司历来,新的一年我们景国就按公历来计算历法!”
王猛也不顾脚下的泥土和袖袍上的草屑,提起裤管啪叽啪叽的就跑出了永宁宫。
直到王猛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小桃才偷偷凑过来,
“小姐,你说的记载历法的残卷,奴婢怎么没有印象啊,也更加的没有印象小姐什么时候背过这叽里呱啦的一大堆什么冬啊春啊的。”
小桃确实是有些懵圈,如今的小姐叫他越来越看不懂了,也越来越陌生了,不单单是体重外表的变化,还有那时而说不出的一种男人样的彪悍。
这时宫门处有跑腿的小太监在大开的宫门处向里张望,没人敢在无召时踏进永宁宫一步。
刘秀见过这个小太监,便上前询问,才得知他手里带来了一封信,说是大理寺卿刘大人呈给皇帝陛下的私信。
刘秀看着一地两串的泥脚印,对那个小太监笑了笑,“陛下有要紧的事先离开了,估计一时半会的也回不来,不如你将我兄长的信先给我吧。”;
刘秀面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在九月的阳光下无比的灿烂,她向小太监伸过手去,那莹白的肌肤上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日光。
“既然是姑娘兄长的私信,相信交于您也并无不可,只是陛下回来,还要麻烦姑娘代为转达一声,给奴婢做个证,就说奴婢的信已经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