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儿喝得也算尽兴,可要面见老太君,不好吃酒多了,万一冲撞了贵人就不美了,不若咱行个茶令,热热闹闹又能压压酒气”
桂嬷嬷心里存着几分考量,见她应对得体,心里赞叹“为人圆滑却不失分寸,难得能将事事考虑清楚安排妥当”,因此高看了黄仙芝大伯母几分,笑着说“这倒是老婆子我思虑不周了,那咱就以茶代酒”
黄母也想了想“芝儿去年倒是晒了不少花茶,咱今儿不若行二十四花神令”
黄仙芝听了接话“去年窖了些茉莉花茶,有道是窖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清香气”
见桂嬷嬷点了头,就从柜子里拿了茶,又取出茶壶茶碗等物件来,给众人分了。
不一会冲泡起来,香气馥郁悠长。
黄母也拿着令牌回来,她见众人吃喝得差不多了,孩子们都坐不坐在地上玩开了,于是笑着对大家说“今儿我为寻花客,行那二十四花神令”
张婆子一听顿时摆摆手为难“老婆子我大字不识几个,不好扰了大家雅兴”
黄母听了走到她面前不依地说“咱不拘诗词,倒是俗语也成,咱又不是饱读诗书的大老爷们,权当是应个景凑个趣”
桂嬷嬷一听没玩过,不由大感兴趣,忙催促“快些行令”
黄母干脆应道“诶,这就开始。您先请”
说着拿着令桶朝桂嬷嬷递去,示意桂嬷嬷抽一支。
桂嬷嬷随手抽了一签,不由惊奇“这可是无巧不成书,我这正好抽了桂花签子”
说完笑了笑接着读签文“秋分赏桂花,世上无花敢斗香”
黄母这边找到桂花副签,读道“抽中桂花者,众人陪饮一杯”
大家一听笑着陪了一杯茶,黄母又说“请嬷嬷颂一句桂花诗词,不然得再罚三杯”
桂嬷嬷调侃“这可是熟读诗书方能赴宴啊,倒是比别家风雅”
想了想吟诵“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众人听了赞了一番她学识,桂嬷嬷谦虚,“之前府里大姐儿开蒙的时候,我跟着读了几句诗词,可巧就记着那么几句”
黄母恭维“大小姐才思敏捷,常人是比不得的,嬷嬷跟着读了几日便是出口成章,可见大小姐才情”
说完朝着黄老太说“娘,您也抽一支”
黄老太伸手一探,拿起来读道“夏至赏萱草,幸有萱草可忘忧”
黄母找到副签“得中萱草者,在座晚辈敬一杯”
今儿算是家宴,在座都是黄老太儿孙,钟哥一听从他娘亲怀里出溜下来,跑过来说“我来我来,我给太奶倒茶”,见他如此,一旁的孩子有样学样,纷纷围在黄老太周围。
把黄老太喜的嘴都咧不住了,桂嬷嬷艳羡她“儿孙绕膝,福气如海呀”
孩子们端了盏茶递给黄老太,众人又说了些吉祥话,黄母这就朝着黄仙芝大伯母,“该嫂子来了”
黄仙芝大伯娘王氏信手一抽,开口读道“立春赏梅花,春风试手先梅蕊”
黄母找到副签一瞧,有些惊讶“这倒是有趣,中得梅花签者,需掷色子成梅花状”
这时王氏一听也松了口气,“弟妹可唬我一跳,我这又想着作画又想着做诗,可是要把我难倒,这我就能松口气了
黄母拿了个海碗递上色子,她大伯母随手一扔,竟是五个一点朝上!
孩子们爱凑热闹,一瞧这点数“哇哇哇”叫唤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王氏,仿佛在说“厉害厉害”。
桂嬷嬷倒是隐隐听闻王氏身世,想着这签词倒是也准,梅花傲骨,王氏若没有点傲骨又怎能打理好产业,世人都赞梅花高洁,她冷眼瞧着王氏倒也不差,品性孝顺为人圆滑,倒是给大小姐做管事嬷嬷正好。
见孩子们拿起来色子,黄母连忙招呼,就怕孩子们不小心误吞了去。
安顿好孩子们,黄母拿起令桶走到黄仙芝二伯母张氏面前,作怪道“二嫂平日里忙的紧,我看就该让二嫂子抽个松快点的花”可又偏偏将令桶高高举起。
张氏作势要去挠她痒痒,黄母急急拿手护住腰侧,不料张氏虚晃一枪,眼疾手快从令桶里抽了个,她看着黄母吃惊的面容得意的读道“大寒赏兰花,风来难隐谷中香”
完了又得意洋洋说“呦呦呦,这是夸我风骨清正呢”
黄老太笑着指着她“我看你倒像个猢狲”
张氏回道“那也是如兰草般风雅的猢狲呢”
黄母一看副签,“哈哈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