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之年,季羡林受邀于《人生漫谈》的专栏,见推辞不掉,只好连写三篇谈人生。
此时,他已业绩辉煌,才德兼备,但他依旧十分谦逊,说道:“什么叫做人生呢?我并不是很清楚。”
晚年的季羡林,为远离虚名,守住自己的初心,先后三次辞掉“国学大师”、“学届泰斗”、“国宝”的美谈。他说:“摘去三顶桂冠,我便是自由自在,这才是皆大欢喜。”
在季老看来,自己没有虚名,心中无所求,更是轻松多了。而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登峰造极的学问,更多的是他专心做学问的求实作风,和宁静处世的人生态度。
《道德经》有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朴素的本性,是让心简单,知足而不贪得;让人简单,本分而不妄求。人生最极致的活法,一定是简与素。在喧嚣中找回自我,抵御生活的诱惑,摒弃心中的杂念,将一切清零。心中无贪念,也便没了庸人自扰的烦恼。
守住一份淡泊,修得一颗纯粹之心,达至真我,方能成就美好人生。
▽
有一位诗人曾说:“生活不是能左右多少,而是有多少,在你左右。”杂念过多,内耗的是自己;索求过多,痛苦的也是自己。降低内心的贪欲,修得好心性,让精神得以丰盈,在云淡风轻中享受生活。人这一辈子,生来一无所有,终是干干净净而去,不如拈花一笑,用简单的心,过简单的人生。
愿你淡看凡事,返璞归真,懂得所舍所得,在风雨之中守候自己幸福的家园,耕耘心灵深处的那一方净土。作者:逍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