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 第128章 宗教信仰对于治疗的积极心理作用(第1章 )

第128章 宗教信仰对于治疗的积极心理作用(第1章 )

强了信教徒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慈悲、正义、谦虚、 善良等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

宗教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的相处, 大家互敬互爱,相互鼓励和支持,处于温暖而美好的宗教氛围中,内心得到满足的同时, 隔离感、孤独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得以消除。

宗教的另一社会支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慰藉。

它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能排解宗教徒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它通过各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在神灵的帮助下,唤起宗教徒内心积极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使其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从而摆脱现实的'困扰。

神灵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满足了 信教徒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和爱需要。

坚信神灵冥冥之中的保佑和庇护, 以及对死亡和最终归宿的美好解释让信教徒能够超然地面对一切,内心获得宁静。

三、身心调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节作用, 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宗教仪式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西方学者把这种心理的调节功能称之为信仰治疗。

通过虔诚的笃信神灵,并通过修道、修身、 修心等形式进行人神对话, 达到人神交融的境界。

当个体心理失衡,深陷痛苦时通过寻找宗教今生和来世的福音获得内心的平衡。此时宗教成为个体超脱世俗,消除烦恼的精神支柱,它改善了人们的消极情绪,使其变得乐观豁达,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可通过修心达到修身,亦可通过修身进行修心.个体虔诚的笃信神灵,相信神灵定能助其排忧解难,甚至消除病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对躯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强化的积极自我暗示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可提高个体免疫力,并由此减轻甚至消除病痛之苦。

虔诚的信仰宗教会减轻或消除个体的病痛,特别是宗教的修持佛法,通过清静养心,往往能把修持者的心态调节到非凡的极佳状态,能使人由修心达到修身强身的目的。

如“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佛法,其特点是“静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

高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磐境界”。此外,佛教中的气功也是调养身心的重要方法。

四、宗教信仰——给癌症患者疲惫的心一席安歇之地

近年来有许多癌症患者都开始信仰宗教,那么宗教信仰于癌症治疗有什么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很少讨论。

国外的社会心理康复组织认为,应该支持癌症病人的宗教信仰,它能给病人提供心理寄托,促使其正面接受疾病以及缓解疾病造成的焦虑、抑郁和恐惧。

可以减轻癌症给患者所带来的精神压力。

对那些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来说,用诸如祈祷、沉思和宗教学习等宗教方法应对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生命意义、安慰、自我控制以及个人成长方面的感觉。

有专家写道:“正面的宗教应对方法与对包括严重疾病在内的刺激因子的心理调适具有广泛的关联性。”

很多科学家都是有神论者,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中间最有名的除爱因斯坦,牛顿和伽利略以外,还有瓦特、安培、爱迪生、巴斯德等。而诺贝尔奖六百多位得主中,有近600人有宗教信仰。

这对于我们很多中国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也是让很多人深感吃惊的。

那么宗教信仰,对癌症治疗真的有作用吗?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调查引自 石红伟,《癌症患者宗教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一文。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何种性别、文化水平、年龄,癌症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宗教信仰,部分患者患病后开始有宗教信仰,那信仰宗教后他们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对疾病、健康、死亡及人生意义的理解是否有所不同呢?

1.重新定义人生的意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