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 第122章 深山神秘高人,泄露道家修仙的高级秘密!有缘人观之!

第122章 深山神秘高人,泄露道家修仙的高级秘密!有缘人观之!

(即心止于符),已足够了。

十二问“蒙先生指教,已得虚静之法矣,然每上坐便觉心中遑遑然难履虚静之境,请先生赐教如何可治之?”

答:“此本简易自然之道耳,无奈汝陷身尘浊积习太重,吾特为汝开一方便次序。

每上坐,先提起一片“诚意”,自劝自勉,自谓自己将做之事业来超凡脱俗之伟大事业,则心中矜矜然,念自少起矣;既上坐以后,便将身心万缘放下,自谓既已坐上,便如神仙脱俗,世间万事与我何干?

然后能得其事不纠葛也;既然,则可作念谓,宇宙天地空旷博大而其性质本空,复念眼前身躯一念所成,念空则归乌有矣,再复念吾心起灭,而现前当下是空,三者既悟,一片虚空中唯有我一息一神相依,如此则逾静逾定矣。

然后可依从前所述各法门而行之。此即太上清静经“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外观其形,形无其心,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之诀。”

十三问“蒙先生指教,已略知其下手之法矣,余请问进步之法当如何?”

答:“进步之法,辄在于炁生之妙用也。”

十四问“请问先生炁生之妙则如何?”

答:“炁生之妙,在于一阳来复,此道家所最秘,喻为“药物”,又有内药外药,小药大药等诸般话头,吾知汝未读过丹经,特扫尽象言为汝明言而形容为“炁生”二字耳。”

十五问“蒙先生慈悲,请问如何使其炁生”?

答:“此炁亦有种种生发,如生于身内,可谓之内药;取于身外,可谓之外药;掺杂凡后,可谓之小药;至若一味先天,则醇然大药矣。

吾念汝根器,又自谓得诀之不易,故暂只示汝一法,若汝诚有道缘,自能得进步之口诀耳。”

十六问“先生慈悲,余感激涕零,请问口诀”?

答:“其诀在道祖经中“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法在既虚既静之后,求其恍惚之境,概炁生之根本,便是此神气凝结之一团恍惚中耳。”

十七问“繁请先生详示”?

答:“既静以后,神气一团,或守于黄庭,或守于气海。然此时朗朗彻彻,尚未造恍惚之妙,则此炁无处可生。

法当于此时混入三分醉意,熏熏然莫辨其所在,则气海也好,黄庭也罢,总之一团混沌,待之久久,则自然结成无可知,无可见之恍惚虚静矣,入此境中,复待之酝酿久久,忽然一觉,就如太极初开,而炁已生矣。

此矣吕祖所示“穷取生身受气初”之妙道也,概生深受气之初,在于恍惚杳冥之道境也;此矣紫阳真人“若问产药川原处,只在西南是本家”之口诀也,概西南即坤方,即喻化育万物之虚无境界耳。”

十八问“请问先生炁生之时是如何情状?”

答:“此依人而别耳,大略不外遍体酥软,丹田融合而暖暖之境。”

十九问“余请进而问先生炁生后如何?”

答:“初次炁生,则依功夫之进度有气足与不足之区别,又有童体与破体作用之不同。”

二十问“请问如何是气足与不足?”

答:“若气足者,则可以逆上督脉,推转周天;若气不足者,则需抟抟而养于丹田中,待足后方可以之转动周天。”

二十一问“请问抟抟之法?”

答:“即向言虚静之法也。”二十二问“请问气足后当如何?”

答:“气足以后,辄丹田一团暖气氤氲自动,此时需要做一种采炁之功夫方可收为我有。”

二十三问“请问如何采取?”

答:“采此炁需先辨气之清浊,古人有谓“有欲为浊,无欲为清”,此欲即男女之欲,谓其炁生之时若生男女之欲,辄气已浊,不可复用;

若无欲而纯乎纯,粹乎粹,乃可为用。此实言耳,唯言之非详,吾特为汝详析之。概此炁动之时,若做功夫之人为已漏过精之破体,其炁十之八九将下奔而入于阳根,此时阳物滚烫发胀兼且浑身暖适,最易勾牵出欲火。

若欲一生,则此炁将顺乎吾人欲望之生理功能,化为阴精矣,阴精为重浊有形之物,却如何堪采取?

则此功夫已成生阳补肾之功夫,而非吾传之先天大道矣,又再兼为此气所乘,欲反更盛,日夜宣淫,所失之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