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勇猛,生于1856年。
申乃超,生于1880年。董小宛,生于1904年。石英俊,生在1928年。祝子杰,生于1952年。石娇,生于1976年。而施仁自己,出生于2000年这个千禧之年。施敬贤,生于2024年。是相对于施仁来说的未来人。以上这些信息如同写在白纸上的文字,在施仁脑中清晰的展现出来。而拥有数字【4】和【9】的年份只有董小宛的出生年份——1904。回想起第一个密室走廊,那里的数字密码是1880,是申乃超的出生年。而董小宛在申乃超之后。如此想来,这种安排也算合情合理。就像是一条隐藏在时间线索中的逻辑链条,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简单了。只需找到另外两个数字密码【0】和【1】即可。数字密码【0】有迹可循,自不用多说。因为第一个密室走廊里那扇圆形石门,它的形状是一个妥妥的数字0。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说那是第一个密室走廊里的情况。而这里是第十三个密室走廊。二者相距甚远,不能同言而论。起初,施仁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每个密室走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应简单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两点关键因素可以有力地反驳这一观点。其一,所有的石门都是开启状态,这一奇妙的现象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众人可以毫无阻碍地从第十三个密室走廊一直通到第一个密室走廊。就像一条畅通无阻的隧道,将各个密室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便是那突然如鬼魅般来袭的寒气。它并非在第十三个密室走廊内自主生成,而是从第十二个石门处汹涌而来。这两点重要信息就像两块拼图,完美地拼接在一起,清晰地说明这些密室走廊是相互贯通的。也就是说它们并非孤立的个体,是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此一来,数字密码【0】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合理的解释。至于数字密码【1】。施仁一开始本想着会不会还是那一道圆形石门。毕竟它在之前的思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可转念一想,后面还有那么多石门,每一道石门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果仅仅因为圆形石门的独特形状就认定它代表数字【1】,似乎有些太过于草率了,所以这个想法并不能算数。假如要强行将圆形石门与其他石门区分开来的话,那就意味着圆形石门需要特定的数字密码才能打开。而打开其他的石门并不需要数字密码。按照这种思路去分析,似乎就出现了数字【1】和数字【11】这两个可能的密码。因为圆形石门可以看作是数字【0】相关。那如果存在需要密码和不需要密码两种情况。一种特殊情况是数字【1】,那众多石门中另一种特殊的存在——圆形石门开启方式与其他石门不同,或许可以用数字【11】来表示这种差异。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仔细思索后会发现。 需要数字密码才能打开的石门并非只有圆形石门一道。还有另一道石门。就是这第十三个密室走廊的巨大石门。它威严地矗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也在提醒着施仁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如此看来,之前关于数字【1】和【11】的推测就出现了漏洞。那么数字密码应该为【2】和【11】才更符合逻辑。这里的【2】代表着有两道需要密码开启的石门。可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数字【1】到底在哪里呢?施仁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困惑。他缓缓环视四周,目光像是扫描仪一样在周围搜索着。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地板上,那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许多长矛。那些长矛毫无秩序地散落在地上,像是被人随意丢弃的一般。若单从形状上看,每一个长矛都像是数字【1】,细长而笔直。但是,施仁不禁在心中自问,长矛的出现不仅会攻击众人,难道还有另一层含义,是数字密码【1】的出处吗?如果当真是这样的话,似乎有些说的通。同时符合一环扣一环。但。如果长矛就是数字密码【1】的象征,那这数字密码【1】也太多了。多得有些不合常理。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真正的数字密码【1】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