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咱们去买上些便宜的杂石珠子搭上,然后卖十文钱。”
“啥,十文!?这么贵有人买吗?”
马氏有些狐疑了。
“婶子,你放心,咱们络子不仅漂亮,而且独一无二,肯定能卖出去。这次咱们每样只卖五百根,先到先得!”
“丫头,才五百根呀!这不是卖的越多越好吗?”
“婶子,若是都有了就不稀罕了,有时候买不到才是最好的,咱们后头生意还长久着呢。
还有你可以带着这东西去问问那个九江行商要不要?我猜他定会要的,到时还可以卖上一批。”
前世的“饥饿”营销可是被商家用到了极致,自己就中招了好多次。
“买不到才是最好的?”
马氏琢磨了几遍,一拍掌:“哎呀呀,丫头,你这买卖做得可是唠厉害了。还好你不是我的对头,不然婶子得关门大吉咯。”
“婶子,你又打趣我了,这络子价薄,咱们就纯当挣个脂粉钱。”
接着王桃花和马氏又讨论了下卖络子的细节,最后也定下了王桃花拿四成。
等教会了几个绣娘,王桃花就走了。
马氏赶紧唤人去买了许多便宜的杂石珠子,然后用各种颜色的丝线搭配起来,配上穗子。这一看,她自个都喜欢上了,立马信心十足。
隔天一大早,马记布庄门口立起了一个很长的衣服架子,上面却挂的是各种五颜六色络子。
马氏把相公拉来“哐哐哐”地敲着鼓。
翠儿卖力地喊着:“各位客官,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快来瞧一瞧,全县独一无二的络子,搭在身上,挂在扇头,那是顶顶好看。”
红儿则当了“样人”,腰间挂了新络子,站在那里任由众人打量。
果然路过的姑娘,媳妇子看到那些络子就挪不开眼睛了。特别是一个穿着细棉衣衫的姑娘那是两眼放光。
“哎呀,这络子可真好看,感觉像朵花儿呀!”
马氏也连忙指着红儿:“姑娘,这两种络子是京城里刚时兴的样式,只卖十文一根。
你瞧瞧我店里的姑娘就戴了,这络子挂在她身上可是好看吧!而且我这些络子上,配的珠子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拿上哪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红儿干脆在原地转了个圈,于是那络子微微飞扬,穗子也飘荡起来,可不是美的很。
“太好看了,这珠子也配的极好,掌柜的,给我来一根吧。”
“姑娘这两种络子,我铺子里进的可不多,卖完就没了。你确定另外一种不买上一根,平日可以换着衣裳来搭的?”
听马氏这么一说,那姑娘也不带考虑的。
“行,掌柜的,另外一个样式的也给我拿一根。”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许多手头宽裕的姑娘就纷纷解囊了,有些财大气粗的更是一口气买了十来根。
说来也巧,那细棉衣裳的姑娘正是知县千金的贴身丫鬟,等她戴的那络子被小姐看到了,喜爱的不得了,当下就让人拿了一两银子去买了百来根。
这消息一经传出,还没等太阳落山,一千根络子就卖个精光。
没买到的姑娘一脸郁闷,缠着马氏快点去进货。
马氏装出一副极为难的表情:“姑娘们,不是婶子不去进货呀,这京师离咱们这里小千里地呢。不过你们别急,差不多一旬后呀,我保准更时兴的络子就来了。”
那些姑娘听她这般一说,也是满心期待,想着十日后一定要第一个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