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都是自家刚孵不久的芦花鸡秧子,各个强健得很。二文一只,挑上几只?”
王桃花听这声音有些耳熟,抬头看去,哎呀,这不就是自己第一次进城来卖木耳碰到的鸡蛋大娘吗?
“宋大娘,可还记得我?”
王桃花笑吟吟地看去。
“你是?”
宋婆子仔细瞅了两眼,一拍脑门:“哎哟,丫头是你呀!你这过了个年,嗯,白净了许多,脸上肉也多了些。”
王桃花哭笑不得,我谢谢你勒,一见面就说人胖了!?
“丫头你要买鸡崽子?”
“嗯,打算买几只下蛋吃,大娘你给我挑几只母鸡崽子吧。”
“好,大娘保准把最好的挑给你。”
说着眼睛在竹笼子里寻了一遍,手一伸,抓起一只鸡崽子:“丫头,你瞅这鸡崽子咋样?”
就见那只黑绿相间的小鸡崽在她手里拼命挣扎,黑豆大的眼珠子四处打量着,嫩嫩的小翅膀扇着,“叽叽”地叫着,确实精神得很。
“大娘我不懂,不过瞅着挺精神的。”
“来,大娘教你几个把式,你看这鸡崽子肚子软呼,屁股也干净,还能叫就是顶好的鸡崽子。”
王桃花瞬间想起小时候村里有人来卖鸡崽子,确实看到奶奶翻着那鸡屁股看个不停,原来是这么回事。
很快七八只鸡崽子就挑了出来,宋大娘瞅姐妹俩也没带装鸡的家伙,就把带来的一个破点的笼子给了她们。
“大娘,谢谢你了,还饶了你个笼子。”
“没事没事,这东西自家随手编的,也不值当什么。”
付了银钱,姐妹俩就赶着牛车出了城。
回了村,刘冬儿就忙碌了起来。
她轻轻地摸了摸每一只小鸡崽的脑袋,嘴里嘟囔着:“小鸡小鸡别害生,来到我家多下蛋。”
一脸的温柔又认真,把王桃花看得好笑。
“冬儿,这几只鸡崽子就交给你了,我可养不活。”
“姐,你放心吧,我保准把它们养得肥肥胖胖多下蛋。”
等把叽叽喳喳的鸡崽子放进鸡窝里,刘冬儿就去把泡好的米给臼碎了,跟切成丝的菜叶拌在一起放了进去,鸡崽们就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
看来那宋婆子说的没错,这几只鸡崽子个顶个的精神呀!
吃过午饭,姐妹俩就扛上锄头,拿着柴刀往新宅子后头的坡上去。
吴长水看到了,忙停下手里的活问道:“丫头,你这去坡上干嘛呢?”
“长水叔,我想着现在日子暖和了,先去坡上开几行地出来种点菜。这春天雨水多,老是出去挖野菜也不方便。”
“嗯,是这个理。不过这坡上杂草灌木颇多,那根到处盘着,要锄掉得花些力气,要不叔待会抽空去帮你挖了。”
“爹,这会叔几个还在码砖,也不忙,我去帮他们一会吧。”
“去吧!早点回来。”
于是三人来到了宅子后头的坡上。
这坡,王桃花和刘冬儿还是第一次爬上来,也就十来米高的土坡,连着后头是一大片高耸的绝壁,所以村里人都不往这里上山。
常年累月的树叶积在地面,足有厚厚的一层,踩上去“咔嚓咔嚓”响。
三人转了一圈,选了一块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这里都是些到腰间的灌木和一些手杆子粗的杂木,吴木拿起柴刀砍了起来。
王桃花和刘冬儿跟在后头捡树枝,把它们摊在坡下,这样晒上段日子就可以当柴烧了。
半个多时辰后,那灌木和杂木总算砍干净了,清出了一块十来个平方的菜地。现在地上除了些杂草,就剩那些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