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团圆大餐,从申时直吃到百时末,终于,挨不过高粱酒后劲儿的苏水潋,等不及守岁,就迷蒙着双眸,歪倒在林司曜的怀里酣酣地睡着了。
直至突然间增多的爆竹声燃醒了她,这才发现她竟然已经小睡至了刚刚进入新年的子时初刻。
而林司曜正含笑欣赏着她初醒时的迷离眼神与风韵醉姿。“醒了?已经子时了。咱们回屋里睡吧。”他眼底闪过一丝熟悉的炙热。随即一把抱起她,踢开了卧房的门。
“阿耀,不是………还要燃爆竹吗?”苏水潋情急之下想到了这个由头。
“已经燃完了。”早在她醒来前就点燃了岁岁平安的迎新爆竹。否则,她怎会苏醒?他在她耳边沉沉低笑,遂将她放上子大床,压上她那无骨般娇柔妩媚的身子………。
点点烛火摇曳,谩谩寒夜,也因此而显得无比炙热而短暂。新年初时,已经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
073 拜年忙
喜人的暖阳迎来了大惠国丰庆十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
林同耀在厨房煮好一锅由芝麻、豆沙、枣泥馅儿分别做成的三色口味的什锦汤团后,见时间还早,就起身来到南院,准备将菜圃里那些成熟的菜蔬全都采摘下来。
经过三天的大好日头,南院面阳处的积雪均已经完全消融,除了偶尔有几处阴湿角落,薄冰尚未完全化去。不过也不妨碍他接下来的劳作。
将油毡布收起来叠好了置在小西间的角落里。当然,木架子还留在原地,说不定啥时还会再来场春雪肆虐这满院的菜蔬呢。
将地里早已成熟的大白菜、小青菜、番著、萝卜等都一一采摘、挖掘出来,分别盛在大竹筐里。至于烂叶,都留在土里当自然肥料,撕下来的黄叶则被他顺手丢至了鸡舍、羊圈的栅栏里。
将全数收好的大白菜,留了十来棵相对嫩口的,与为数已不是很多的小青菜堆在一起安在厨房角落,这些是打算新鲜吃的。其他的大白菜,则被他摊开在晒蔑上,搁在河岸边晒,准备做脏菜用。
至于萝卜、番著,则留了几个马上要吃的在厨房,其余的都收在了鸡舍边上新建不久的储物小间里。小间是石头磊起来的,门和顶都是由木板钉起来的,顶上铺了碎砖瓦,又盖了一层油毡布,即便下雨下雪也林不到里头。故而,一些可以存放良久也不会坏的食物都被囤放在了曜这里。
干完这些活,看看时辰不甚早了,林同耀就先回厨房洗净了双手,准备来挤羊奶。至于已经空了大半的菜圆,还是等闲了再做打算吧。如今很快开春了,宅子外的那两亩良田也该全部启用起来了。虽然年前已种下了一亩地的冬小麦,可这不还有一亩地只是零星地洒了些菜籽儿,基本都闲着嘛。
林司曜边思付着,边一丝不落地忙着手里的活计。想他一介杀手”如今却整日里为种什么、收什么、吃什么而苦恼”起初还真让他有些不适应。不过,随着日子一天天地前行,看着家里一日日地完善,这样的苦恼于他而言,那是甜蜜而满足的代名词。有时甚至让他想要好好感谢一番那个不辞千里举兵追杀他的风清崖。
“村长家,劳婶家,田婶家……“……苏水潋数了一遍饭桌上已经分装好的一干准备前去拜年而方便随身携带的伴手礼。
繁花镇有个不大不小的风俗,即:家有长车的,正月初一不出门。
故而,像苏水潋与林司曜这般并无长辈傍身的”自是可以随意出门拜早年的了。
他们今日打算将繁花镇走个遍,向曾经给予过自家帮助的村民,但凡大小轻重,都想上门拜个早年、祝贺一番。
至于伴手礼,瞧,林司曜手上提着的两只大果篮,里头装着的不正是嘛!
一个个由大红棉布扎成的布并子,用一根细黑麻绳穿过棉布简子的边沿,随手轻轻一抽,棉布简子就束了口。至于每个简子里装着的”大多是家里盈余的吃食,譬如野鸡蛋啦、咸鱼干啦、果味花糕啦、油酥小饼啦…………以及一串串用细麻绳穿成可爱形状的几十枚簇新的铜子。
当然了”每份伴手礼的价值都是差不多相当的。这点,苏水潋还是想得比较周到的。否则,人家若是闲聊起来,得知自己送的拜年伴手齐L还有价值上的高低区分,岂不造成误会?还道是自己心眼有偏颇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自他们搬到繁花镇落户,小半年下来,村里也有个别精巴抠算的农户,见不得她家好。譬如那此个看到林司曜提了野物回家”自个儿不敢进山,就跑去村长跟前说三道四,意即那大室山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