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与宋泽林长谈之后,石纪轩就一心投入了围棋之中,潜心研究起各种新开局和自己棋艺上的不足来。上次他研究在中腹连走三手的新开局时,也曾全心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开局变化,因此现在再次研究开局速度就比原来快了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觉各种丰富的开局变化就象是一个绚丽的天地一般,让人沉醉其间。
由于原来石纪轩从小就学的就是实行座子制的古棋,习惯了对角星,所以刚出来时只用星布局下棋,后来他又想到了在中腹连走几手的下法,于是他除了星布局和在中腹连走几手的怪异布局外,根本没用过其它的开局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惯性思维吧,在宋泽林提醒他时,他心中暗想。于是,为了不受旧知识的约束,以便更好的开拓思路,他开始了天马行空般的新构思,对小目、三三、目外、高目、超高目开局的特点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分析,想从中找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新布局。
围乙联赛要在新人王赛后一个多月才开始,这段日子里石纪轩基本上没什么事,除了象阿含桐山杯的业余棋手选拔赛、弈城的月排行争霸赛等网络比赛之外,他完全没什么比赛任务,可以说是时间充足,因此他的研究完全没受打扰。只是,全力研究棋艺的石纪轩没想到,因为他的原因,四川围棋队发生了一场影响很大的争议。
宋泽林在石纪轩新人王赛进四强后,兴高采烈的给他办好了注册手续,然后回到四川要队里正式与石纪轩签约。签约是早就决定了的事,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但那些行政管理人员却在签约时顺口问宋泽林说,这个石纪轩是不是准备在围乙联赛当替补安排的。
宋泽林回答说,石纪轩不是替补,而是要去当主力的。于是,对方就立即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宋泽林觉得很奇怪:根据棋手的实力和状态,选派优秀棋手出征,这是自己管的事,他为什么要来劝自己不要这么做?于是向对方提出疑问。那个劝说宋泽林的管理人员微微叹了一口气说:“本来,谁的棋力更强,你宋九段肯定比我们清楚,选择谁当主力谁当替补,都应该是你来安排。但是,现在的情况特殊呀。每轮比赛只有四个棋手参加,而我们队里刚好有四个实力相当的主力,只要石纪轩上了,你让谁当替补好呢?只怕不管是谁都会有意见吧?”
宋泽林听后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这方面的问题。看到他没说话,那个管理人员又说了:“实话告诉你吧,估计早在你决定让这个石纪轩留在棋队时,四个主力就有点心慌了。我听说呀,他们四人私下里约好了,如果你要让他们当替补的话,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抵制,也许一起提出转会也有可能。”
说到这里,这人的语气已经换成了感慨:“宋九段呀,这事你可得慎重考虑呀。我们对你的眼光是绝对信任的,你看好的人,实力自然是不会差的。但若是因为要留这一个人,却把其他四个棋手都赶走了,四川队今年还有可能冲甲吗?你想想,联赛是要四个棋手去下的,你总不可能让这个石纪轩一人同时下四盘棋吧?如果现在这四名主力都转会走了,就算石纪轩一盘不输,这冲甲也是不可能的事呀。”
宋泽林听后大怒:“转会?四川队降级三年了他们没转会,今年眼看就要冲甲了他们怎么能转会?你们前两年是怎么留下他们的?”
那管理人员尴尬的一笑:“现在他们也只是私下里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提出要转会。再说了,我不是正给你提醒吗?只要你不让他们当替补,他们不是就不会转会了吗?”
宋泽林冷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让他们当替补了,他们就肯定要转会了?而且这还都是我宋泽林的责任?四川队若是冲不上围甲,也都全怪我宋泽林了?”
那名管理人员更尴尬了,连忙陪笑解释说:“宋九段你别发火嘛。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让你注意安定一下棋手们的情绪,该我们给的工作,我们肯定会做的。但你也要想想,若是棋手们不想在队里呆了,只怕留往了人也没多大意思,他在比赛中会尽力吗?”
宋泽林听他这么说,也不再生气,对那个管理人员分析说:“他们就是真的想走,今年多半也是走不成的。现在的情况下,又有哪支队伍真的适合他们?各支围甲队伍里面,强队他们是肯定去不了的。而弱队也大多不缺人了,他们即使去了也只有当替补的份,并且还有再次降级的可能,降级后人员又要大变动,值吗?再看围乙队伍,因为联赛没多久就要开始了,有希望冲甲的那几支队伍哪一支不是早就确定了棋手人选?那些冲甲无望的队伍,他们真愿意去吗?至于你担心他们在比赛中不出力,更是大可不必。先不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