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石纪轩昨天与花开花谢和那个韩国棋手对局时,是抱着试验新布局的心态,想尽量把各种可能的变化都走出来。因为在这之前,他碰上的对手都是8D和弱9D,并不能很好的检验他新布局的各种变化,因此他对这几局棋的胜负看得并不重。但是对局全部结束后,他竟然赢了好几盘,这让他很是高兴,觉得新布局的威力不错,于是继续思考着新布局的各种变化。
通过认真的思考,石纪轩觉得新布局还有许多变化是他前段时间没考虑到的,如果把这些变化全搞清楚,他的走法又将丰富许多。看来还是得多找高手对局才行呀,可以得到许多启发。石纪轩暗暗感慨着。毕竟围棋的变化太复杂了,就算穷尽一生之力也无法研究出所有的变化,所以多与高手对局磨练棋感实在是提高棋力的最佳途径。
因此,第二天上网时石纪轩开始挑选起对手来了,战绩差点的9D他都不愿意和人家下。下了几盘之后,他发现这些对手的棋力虽然不弱,却远比不上昨天的花开花谢和那个韩国棋手,正失望时,花开花谢又来了,并主动向他提出了对局申请。石纪轩大喜,立即同意了对局申请。
这一次花开花谢似乎是有备而来,开局就走出了变招,石纪轩估计他仔细研究过自己的开局了,也有心看看他有什么厉害手段,竟全不变招,只是按昨天的套路走棋。可走着走着,石纪轩不知不觉中就落了下风,大局上就明显落后了。石纪轩暗想:这个花开花谢还是蛮厉害的嘛,只一天时间就把变化研究得这么透,真是个难得的高手呀。想到这里,他好胜心突然就上来了:这棋我一定要赢!
这时他的棋已经明显落后,虽说离终局还早,但能出棋的地方却不多了,按围棋术语来说就是棋盘已经很小了。他苦苦思索起来:这几个未定型的地方应该怎么走呢?按常规肯定是没多大机会了,可乱走的话却只会更损。就在他绞尽脑汁却仍是苦无良策之际,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师祖留下的棋谱师父都让自己抄了,其中有一谱不是曾有过类似的局面吗?当时自己还不能理解师祖棋的思路,现在却突然明白了。于是,他马上照师祖的走法在那几个未定型的地方制造走混乱来,虽说这样走有可能会略损一点,却成功的把棋局搅得混乱无比。果然,对手对这些变化明显不熟悉,应对中开始出现了毛病。石纪轩看顾准时机,马上突出强手,硬杀对手一条大龙。花开花谢此时心中正暗自得意,一时不察之下,大龙惨遭毒手,只得黯然认输。
石纪轩见屠龙得手,心中顿时信心大增,师祖留下的棋谱中许多原本不大明白的地方突然就想通了,许多奇思妙想自然而然的从脑海里喷涌而出,在第二局里走得奔放自如,虽然花开花谢也下得很出色,棋局的主动权还是被他牢牢的掌握着,并顺利的赢了下来。
其实能这么顺利的赢下这局棋,也是因为花开花谢心中太过震憾了:现在因为资讯发达,棋手出成绩的年龄越来越低,国少队的小棋手实力之强,并不比国家队的棋手们差多少,特别是他们的集体研究成果,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个棋手都不可能轻松对付得了的。可现在的事实却是:这些集体研究成果在石纪轩面前似乎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这怎么能不让他不大为震惊?
花开花谢不知道,因为国少队的棋手都是科班出身,现代围棋理论观点在他们脑海里早已经根深蒂固,那些似乎违背了围棋理论的走法,他们是不会去想的。而偏偏石纪轩的新布局完全不符常理,他们在研究这个布局时,思维已经被条条框杠所约束,当然不如石纪轩思路开阔了。这么说并不是指石纪轩的水平比他们高了,而是在新布局这个特定的背景下,石纪轩能想到的变化比他们更为广阔,毕竟石纪轩已经研究好一段时间了。
第二盘棋结束后,石纪轩等好一会还没见花开花谢再次申请对局,于是向他提出了申请。可花开花谢拒绝了他的申请,打字对他说:“我们复下盘,探讨下刚才的棋局,好吗?”
石纪轩想想自己的想法还没与人探讨过的,于是欣然答应了对方的要求。两人就刚才对局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再互相印证看能否成立。复盘过程中,石纪轩表现出来的开阔思路再次让花开花谢吃惊,而花开花谢的许多常识性观点却往往能给石纪轩以重要的启迪,两人都觉得从这次复盘中受益匪浅。
正所谓惺惺相惜,随着交流的深入,两人谈得越来越投机,都为对方在围棋上独到的见解所拆服。两人这一探讨,复盘的时间也就长得惊人,最后竟然用了六个多小时,数倍于对局时间,这也算是极为罕见的了。后来,除了交流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