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踏渊录 > 第74章 尺内天地

第74章 尺内天地

天地有正气,浩然不可竭。

清风徐徐,轻柔而缓慢,一眨眼就来到少年身前,不等宁念回神,清风已绕遍全身,将他轻轻托起,带到半空当中。

少年提刀,踏风而行。

这是一片何等广袤,何等宏大的天地。

一望无际,广袤无垠。

在那股清风的作用下,少年行走在这片天地当中,他不知走了多长时间,走了多少岁月,他只知道,李凤言和徐瑶一定在前方,于是这个倔强的少年不停的往前走,往前狂奔。

然而,他始终无法看到半个人影。

少年终于停下了脚步,并非半途而废。

宁念站在原地沉思许久,周围的环境一直在变化,唯有那一缕清风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始终不肯离去。

少年并非只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之人,他不再徒劳前行,而是忽然抬头看了一眼天穹。

若想寻得他们的身影,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便是登高望远。只不过,那缕清风似乎只能令少年悬在半空,并不能带着他踏天而上。

宁念心想,若是这天也像栖霞山一样有条石阶就好了,那样自己就能踏阶而上,只要站的够高,就一定能发现他们的身影。

神奇的是,少年心神刚动,异象突生,他身前突然出现两个字,这两个字遒劲有力,矫若惊龙,就这样突兀的出现在少年身前。

宁念认得那二字,“石阶”

少年望着那两个字,还未回神,那两个字突然一阵扭曲,就连颜色都发生了改变,渐渐变成了一道青石台阶,而且是越来越到,越来越高,一眼望不到尽头。

宁念仅仅是惊诧片刻,毫不犹豫拾阶而上,最后更是踏阶狂奔。

渐渐地,少年不知往上爬了多久,他只知道自己的位置越来越高,自己的视野也越来越广阔,当他再次低头俯瞰,少年终于发现了李凤言三人的身影。

那三人各站一方,成犄角之势。

天大地大,这三者相距最少也有百里之遥。

宁念眉头一皱,内心充满狐疑,可下一刻他突然眼露惊奇,因为他发现身处在这片天地的三人,居然都有一个相通之处,他们要么脚下地势成为一个字,要么自身化为了一个字。

就比如李凤言,他悬于江河之上,河水川流不息一泻千里,江河脉络蜿蜒曲折,隐隐当中形成一个偌大的“舍”字。

少年不解,那儒家五常,明明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为何李凤言这些皆不占,唯独占了一个舍字!

更令宁念疑惑的是那耄耋老僧,他立于绝巅之上,脚下山川千沟万壑鳞次栉比,脉络走势雄伟壮观,却是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势”字,难道佛宗子弟不应该是个“善”字吗?

少年突然无比困惑,十分不解,转头看向徐瑶之时,他突然发现少女脚下既无山川,又无河流,而她自身便是一个字,那是由她身上散发的气势幻化而成,无形当中一个“恨”字,变成了一柄剑的形状,直冲云霄。

此时少年书生似乎也发现了宁念,他笑吟吟的抬头看了少年一眼。

宁念有些不知所措,上下不得,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干些什么。

李凤言似乎察觉到了宁念的窘境,咧嘴一笑,“都进来了,还犹豫什么,快下来帮忙呀。”

两者之间本是有着云泥之距,但宁念还是清晰的听到了李凤言所说的每一个字,他想了想,非常认真的问了一句,“我要怎么下去,这么远的距离,我总不能原路返回,再踩着石阶下去吧,那样岂不是平白耽误功夫。”

李凤言立马就听到了少年的言语,半真半假,似开玩笑一般说道:“直接跳下来不就好了。”

少年闻言,无比信任对方,提着腰刀骤然一跃,从那天穹之上跳了下来。

可李凤言震惊的望着宁念,嘴巴不自觉的张大,呆若木鸡。

百里之外的徐瑶看到这一幕,眼神当中同样充满了震惊。

这一幕刚巧被少年捕捉到,他心头一震顿感不妙。

少年书生迫切的声音再次从少年耳旁响起,“我靠!你真跳啊,快想个字接住自己。”

此时急速坠落的宁念终于印证心中猜想,李凤言刚才那句话,果然是在和他开玩笑。

但少年来不及埋怨对方,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什么东西能接住自己,怕是砸在棉絮上都得粉身碎骨,可宁念自小经历颇多,他迅速调整心神,思绪急转,瞬间想起他刚踏进这片天地时的那缕浩然清风。

他毫不犹豫,几乎是脱口而出,“清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