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踏渊录 > 第47章 一颗恶果

第47章 一颗恶果

老人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目光冰冷,寒彻心魄,缓缓走出了厢房。

曾泰愣在原地不明所以,他一脸茫然的望着周老头的背影,疑惑道:“周爷,您干嘛去?”

周老头脚步不停,一声不吭,直到走的远了才轻轻回了一句:“待的闷了,出门溜溜。”

曾泰大急,连忙追问一句:“那我怎么办?”

老人头也不回,淡淡说道:“你皮糙肉厚,这点小伤连个屁都算不上,上点膏药就行。”

曾泰一愣,转头看向炭炉上的砂勺,继续问道:“那……那勺里的汤药怎么办?”

此时老人已经走远,声音若隐若现:“爱喝不喝,嫌苦就直接倒掉……”

曾泰彻底懵了,心道: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然,这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内心腹诽,毕竟他可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听见,万一被听到,依照老人那古怪脾气,还不把自己给拆了。

周老头一走,曾泰明显浑身一松。

他思忖片刻,穿上鞋就朝着后堂跑去。

只不过,令曾泰没想到的是,他刚来到后堂,就看到堂内走出三人,锦衣青年在前,于廷安和陌生汉子在后,态度十分恭敬。

愁人相见,自是分外眼红。

曾泰看清那锦衣青年的样貌之后,头脑一热,抽出腰间短棍就迎了上去。

柴明城眼疾手快,上前一步挡在陈元桓身前。

原本喜怒不形于色的于廷安,脸上立即露出一丝愠怒,不等柴明城动手,他率先厉喝一声:“混帐!曾泰,你想干什么!见了三皇子还不快快行礼!”

别看曾泰是京兆府的差役,可他不是内衙,于廷安自然不记得这个小小的巡街衙役,可他既然知道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立马便猜到眼前这个睁着一只左眼,脸上抹着一层黑乎乎的药膏,差服破烂的胖衙役便是曾泰。

曾泰以为自己听错了,瞬间愣在原地,茫然无措。

于廷安此举意图很是明显,若是换成他人必会顺阶而下,一笑了之。

可陈元桓不一样,他身为大周皇子,身份高贵尊崇,外加性格喜怒无常,于廷安这么做反而多此一举,顿时惹得对方内心不快,他微微侧头,笑眯眯的看向于廷安。

柴明城和于廷安几乎同时内心一沉。

“三皇子?”曾泰终于回神,喃喃自语,不可置信。

奇怪的是,他脸上表情越来越扭曲,左眼当中透着一股憎恶,上前一步挡在了众人身前,接着恶狠狠的说道:“大人明鉴,老百姓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此人便是泰祥街聚众闹事,公然指使他人殴打朝廷差役的罪魁祸首,万望大人为小人做主。”

曾泰有些不识抬举,甚至是大逆不道,可他难得脑子灵光几分,立马将这烫手山芋又丢给了于廷安。

于廷安瞬间火冒三丈,恨不得现在就派人将他拉去菜市口枭首示众,大喊一声:“放肆!来人,给我把……”这位府尹大人脸色阴郁至极,想差人将曾泰拉走。

可陈元桓不给他这个机会,挥手想打断对方,于廷安假装没看见,接着往下喊。

这下,终于惹恼了陈元桓,他一伸手,猛地扯了一下于廷安的袖袍。

于廷安迫于无奈,只得闭嘴,同时内心叹息一声,只希望这位三皇子不要做的太过分。

刚,则易折。

大周国祚两千年,历朝历代总会出现那么几个为政清廉,赤胆忠心的忠臣。

但,莫说是人,就是草木蝼蚁亦知趋利避害。需知人之道,损不足而有余,有阴既有阳,有正既有邪。

同样的道理,既然有了忠臣,那自然也不会少了大奸大恶的奸臣、佞臣。

自古以来一枝独秀,洁身自好,不肯与奸佞之辈同流合污,固然受世人推崇流芳百世,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终究孤木难支。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世人心。

世间多难,人心本苦。

平常人若无大智,大德,大毅力,随波逐流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自古以来忠臣若想长命,那就得比恶人更恶,比奸臣更奸,不然哪能斗得过他们,不懂变通,不看时势,只认书上圣人言,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为了心中一个信念就与天下所有恶人、奸人为敌,那他终究什么事也做不成。

前路漫漫,荆棘过盛,坎坷太多。

四处树敌,到最后终不过是心力交瘁,郁郁而终,还要怨天尤人觉得天、地、君、亲、民,都不理解自己,实则是自己过于迂腐,不懂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