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图趁女帝根基不稳,把持朝政。
也正是因为女帝根基薄弱,手里面没几个可用之人、更没有多少心腹。
所以她才会假装看不到这些大臣们的心思。
毕竟他们虽然不断的给女帝出难题,但是女帝真离开了他们,还真就不一定能让这武国维持运转。
说白了,还是女帝手里没有可用之人。
所以慕容云婉提到的那句:“体谅年老大臣、开新科、给新人机会”,就显得很有远见。
“体谅年老大臣”,是暗示女帝罢免几个刺头;“给新人机会”,是指让女帝提拔新人。
毕竟这些新人,是女帝亲手提拔上来的。所以他们心里肯定会对女帝感恩戴德的。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女帝,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他们天然的和女帝处于同一条战线。
即使不用女帝去说,他们也会主动的去攻击前朝的那些旧大臣们。
因为“蛋糕”就这么一块,他们想要“多吃”就只能挤占别人的空间。
朝廷的职位就只有这么多,他们想要争取更多的权利;就只能不断的去攻击、挤占那些前朝的旧大臣的职位。
这样一来,女帝手底下就有了可用之人。
并且,这些大臣们也不再会是铁板一块儿。两方人马会不断的进行**斗争。
也只有这样,女帝才能在龙椅上坐的安稳。
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臣子们之间只有不断的进行斗争,皇帝才会真正的心安。
假如这些臣子突然变得团结一致起来,那么就该轮到皇帝惶惶不可终日了。
还是那句话,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很复杂。
皇帝给予臣子权利,臣子替皇上做事。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所以臣子在得到权利之后,会想方设法的得到更多的权利。从而达到限制皇权的目的。
而皇帝自然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出现。所以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矛盾就此诞生了。
皇帝有皇帝的御下之道,臣子有臣子的屠龙术。历朝历代皆是这两者在不停的斗争。
也许是皇帝的“御下之道”略胜一筹,也许是臣子的“屠龙术”占据上风……
女帝在心里思考着慕容云晚的话,她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可是要想启用新人,是需要时间的。
正如慕容云婉所说:最新的一科进士,也要等到明年正月。
所以这段时间,她也只能暂时依靠叶凌霄这把“刀”,去和这些大臣做斗争了。
当然了,这样一来,就显得明天对于吴彦乘的处理,更加的重要了。
女帝闭上眼睛,心里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处理吴彦乘。才能对其他人真正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又不留下安全隐患。
毕竟吴彦乘已经是户部的二把手,武国二品大员。真正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大臣。
这样的人一旦要对他动手,就要快刀斩乱麻。
而且这样的人处理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他不像是一个月前处理的那几个“小卒子”。
何况那几个“小卒子”尚且有人站出来保,更何况是吴彦乘这个,在朝廷上混了大半辈子的人呢?
吴彦乘在朝廷上深耕了几十年,可谓根基极深。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甚至在他为官的时候,女帝还不一定出生呢。
这样的人一旦动起来,就很有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和隐患。
所以女帝也不得不做出预防。防止真的引出什么大乱子,从而对武国造成震动。
沉思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女帝缓慢睁开眼睛,她的眸子中似乎闪过一丝决心。
女帝从纳石中取出一把钥匙。她拿着这把钥匙对着面前的虚空轻轻划了一下。
紧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面前的空间好像被切成了两半,中间出现一条黑色的线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黑色线条在不断的扩张,并最后形成一个足以容纳两个人并排进出的门户。
女帝旁若无人的走进门户。
接着这个门户开始慢慢的闭拢,最后直接消失不见。
而一直在一旁看看这一幕的慕容云婉,神色先是微微一变,紧接着又露出恍然的神色。
作为女帝的贴身女官,她自然知晓很多关于女帝的秘密。
就比如这道门户,其实是通往养心殿三楼的特殊通道。
换言之,除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