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的主任,一会儿陪你的老上级们喝个痛快。”
凌霄乐呵呵地点头答应,接过钥匙心里想,管他呢,前途大小是事在人为,首先工作环境和条件比乡里强了几十倍,心情特别地好!
宋主席这是第一次上这里,印象很好,从凌霄的主任室返出来,听到四楼隐隐约约的嘈杂声,仰头看着楼梯上面说:“四楼是干啥的?上去参观参观。”说罢又补充了一句,“柳主任,你这楼真的不错。”
“四楼是培训就业站,专门培训待业青年的。”柳主任带头走上楼梯,自豪地笑道,“这楼当然不错啦,整栋楼都是框架架构,在武兹县第一家,七级以下地震毫不担心。娘的,我手里能建这么一栋办公大楼,这辈子算没白活。”
跟在他身后的吴书记,开玩笑道:“就是,你死后武兹县志能给你记一笔,柳明翔同志生前盖了武兹县第一栋框架式大楼。”
大伙听了哈哈大笑,可他们多数都不懂啥叫框架式,柳主任解释:“就是先起水泥柱子,楼层面都是水泥现浇顶,做成楼房框架后再垒墙,重量都分布到了柱子上,墙体不承重,能起到防震抗震作用,现在城市盖楼都这样。你们记得不记得七六年唐山地震,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咱们人人家里做防震床,那时有这种楼住就安全了。”
说起唐山大地震,连凌霄都记忆犹新,他们上到四楼一边看着一边还谈论自家的防震棚和防震床,同时对这种框架楼生出羡慕感。
楼梯口西面没有走廊,直接就是很大的双开门,透过玻璃门看到里面是一整间大房子,有一排排像影院那种连在一起的木合板座椅,门头的玻璃窗上红漆印得是“就业培训室”。东面和楼下的布局就一样了,也是两面的房间,门不多且相隔的距离挺大,门上的牌子说明了都是什么房间。有电工培训班、修理工培训班,还有缝纫裁剪班和美工绘画班等等,嘈杂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而且有小青年出出进进的。
靠楼梯口南面吊着“培训站站长室”牌子的房间,出来一位满脸堆笑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头的男子,他先热情地跟杨乡长打招呼,柳主任介绍这是培训站站长李金森。等李金森与吴书记他们都寒暄罢,柳主任对他笑道:“三活宝,都通知了吗?”
一听就知“三活宝”是李金森的外号,他的模样也长出了活宝相,看着就容易惹人笑。
三活宝李金森笑道:“通知啦啊,他们没上来?我通知是十一点,刚过十分钟,按说该来了。这些家伙们,是不是要等着中午喝酒时才过来,我再打电话催催,一会儿喝酒每人先罚他们三杯!”
柳主任呵呵笑道:“算啦,别打啦,该来就来呀。”又对吴书记等人说,“四楼就这,没看头,下去。”
他们又回到了柳主任的经理室,未等人们坐下,凌霄就把自己当作是公司的人了,主动从茶几下取杯给“旧”领导们沏茶,对他的勤快劲,新旧领导都满意。刚沏好茶,就有人开始进来了,先进来的是公司的书记马有昌,五十多岁了,高高胖胖的,常是笑眯眯的,曾是乡里的革委会副主任,后来是知青办副主任,凌霄办手续时就认识了。吴书记和马书记、杨乡长熟悉,见了面就互相开起了玩笑。
凌霄刚给马书记沏了杯茶,又有人进来了,后来接连进了好几个,凌霄便忙着一一认识这些人。
一个是公司的副经理之一景志翔,四十多岁,中等个头,样子很jing干,曾是知青办最年轻的副主任。还有公司另外一个副经理黄德魁,五十岁左右,说话软绵绵的,是年初刚从商业局调过来的。有公司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待业管理所的所长牛迪山,四十岁出头,刚才的三活宝与牛所长一块进来的,凌霄与这两位同算公司中层领导。还有下属企业的负责人,知青商场的经理魏乃万,知青饭店的经理朱旺财,知青建筑队队长兼水泥预制板厂厂长狄世传,知青运输队队长王火明,他们这几个除狄厂长岁数在五十岁左右外,其余都在三十岁左右。
凌霄笑吟吟恭恭敬敬和他们一个一个地握手寒暄,尽力记住每个人的姓氏和职务称呼。这些人见到大陈乡最大的四把手都亲送凌霄来上任,可见这些领导与凌霄的关系了。乡镇书记在县里是很有头脸的人物,这些人除了不敢小觑人家吴书记,还以能认识吴书记为荣,而且杨乡长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惯熟,他们对吴书记和杨乡长恭敬殷勤的同时,对凌霄也就很热情。吴书记他们这次领导班子全体出动,除给足了凌霄的面子,也的确很给他撑腰,令这些人初次见了凌霄就另眼相看。
到了十一点五十分,这一大伙人谈笑风生地下了楼。出楼门后,走在最前的饭店朱经理,打开了楼门西边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