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学渣被逼考科举 > 分卷阅读122

分卷阅读122

善将一切看在眼里,辛老太爷明显做好了准备,在等着他来。

目光从一旁隔岸观火的苏成奉身上掠过,文士善气恼更甚,手指点着桌案,道:“事务繁重,苏将军还要守护一方安宁,就不吃茶了,还请辛老太爷快些。”

辛老太爷将手上一直拿着的医书放在桌上,忙道:“也是,万万不敢耽搁了文知府的差使,我这就去叫账房掌柜,将明辉楼的地契,屋契拿来。”

屋契地契上有东家的名号,东家若属于官身,按照品级,有不同的免税额。

田产亦一样,按照官身功名免税。

上有对策,下有政策。地方州府冒充官身,虚报品级的,比比皆是。

掌柜与账房很快捧着文书前来,苏成奉只管着跟文士善助威,查账契税的事情,他万万不会沾手,放下杯盏起身出去:“我去下面守着。”

文士善暂且来不及搭理苏成奉,伸手接过账房递来的契税单,视线瞄到辛老太爷放在那里的医书上,顺便就多看了眼。

渐渐地,文士善眼珠突起,抬头看向了辛老太爷。

辛老太爷神色不变,脸上挂着惯常的笑。

翻开的医书上,乃是做麻沸散的方子,曼陀罗几个大字,跃然纸上。

这是文士善第二次见到麻沸散这个方子。

第一次,是在闻山长的案桌上。

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54 五十四章

当年之事, 文士善不愿意去回想。

阿娘为了他读书,与后爹眉来眼去勾搭上了。他亲自撞见他们在一起,阿娘哭着对他说, 一切都是为了他。

不仅仅是后爹, 她还与族长不清不楚。苦忍了多年,想方设法, 使得道貌岸然的姜氏族长, 放他出了族。

后来虽有些流言蜚语, 最后苦于无证据,且他在临水县的名声颇好,没能传开就平息了。

文士善只要想起就恶心,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眼下却不敢断定了。

姜氏的族长早在事情发生时就已经去世, 出族的内里,只有他们两人清楚,死人不会说话,文士善不用担心。

辛老太爷将麻沸散的方子摆在那里, 虽说他当年并非用的曼陀罗,却也相差无几。

只要做过的事, 就会留下痕迹。

何况, 他当年去临县陆陆续续买过几味药,当时他寂寂无名,无人会在意。

但他如今有了名, 医馆药铺仍在, 里面的伙计掌柜, 文士善难肯定他们都认不出他来。

辛老太爷这个老狐狸, 用意清楚明白。

明州府的世家有钱有人, 他们若沿着这个方向查下去,定会有水落石出的那日。

文士善杀心顿起,眼下辛老太爷他们似乎胜券在握,只能暂时克制住了,装模作样查了几家,招呼苏成奉收了兵。

回到衙门,文士善在书房里枯坐了一整夜。

明州府的世家盘桓多年,贵人世家频频联姻,彼此之间的关系如千丝万缕的蛛丝网,牵连不断。

比如辛氏的女儿嫁进永安侯府,永安侯则与三皇子生母,秦贵妃娘家有姻亲关系。

圣上正当壮年,永安侯府还不足为惧。

辛老太爷与几大世家一同出现,向他表明了一件事,若他敢真正动他们,他们会拼个鱼死网破。

文士善虽有圣上旨意,圣上亦不能无视汹涌的臣意与民意。

朝堂中多的是官员盯着他的位置,好不容易得了今日的地位。其中的艰辛苦楚,回想起来就是噩梦。

文士善不敢赌,且他始终想不明白的是,闻山长究竟是何方势力,用意何在。

闻山长继续做他的山长,这段时日将府学那帮人查了个底朝天,他从未伸手拿过一个大钱,清廉得不能再清廉。

他为何要参与进来?

是有意还是无意?

天刚蒙蒙亮,文士善洗了把脸,匆匆去了府学。

春日已经接近尾声,明山上一片浓绿,山泉淙淙,读书声郎朗。

少年郎们结伴打闹,看上去如朝阳般明朗。

文士善看得眼睛酸涩,说不出的愤恨。

临水县穷困,能上学的少,县学破败不堪,与明州府府学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天道何其不公!

常甫尽心尽力缀在文士善身后,从昨日起,他就察觉到了文士善的不对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