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71章 前所未有的高效

第871章 前所未有的高效

目前的晋国属于是武力过剩,生产力与金融跟武力匹配不上的尴尬境地。萝拉小税 已发布最歆彰劫

主要是晋国新设了“羡”的这个阶层,期间需要频繁用兵,导致各个家族一再增加“羡”的数量。

其实“羡”的增加真对各个家族增添了很大的负担,本来只需要生产,赋予了参与征战的职能,武装起来就要花费极为庞大的物力。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家族措手不及,搞到连让家族纳赋的“羡”保证人手一把武器都办不到,别说是发放战袍了。

因此,晋军一度沦落到跟秦国差不多,战场上的晋军多以白衣或灰衣为主色调,反倒是身穿红色战袍的将士变成少数。

身穿红色战袍纳赋,不一定是“大夫”、“士”或“徒”的阶层,只不过一定是他们占了多数。

所谓的白衣或灰衣,它们只是保留了麻衣本来的颜色,制衣前后没有再刻意染色。

至于不说五颜六色,主要原因是染色成本比较大,普通人哪来那么多颜色的衣服。

如果颜色亮丽?那绝对是染色,还花大价钱进行染色了。

设立“羡”这个阶层已经过去了很久,仍然有不少家族无法武装齐配,包括武器没有配足,战袍的颜色未能统一。

毕竟,每一个家族的财力都不一样,他们也有各自无法解决的困难。

以为由国家来统一武装就会变得一样吗?哪里可能的事情嘛。

后人拍摄影视作品,很诡异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势力的军队,看上去有制式的战袍和武器,乃至于连士兵都全员披甲。

必须说清楚的情况是,春秋战国、两汉、隋、唐等……朝代,在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的军队从未形成装备制式化,也不是每一名士兵都有颜色一致的战袍;两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倒是让战袍出现制式化,武器一样无法形成制式化;披甲率最高的时期是西汉和两宋,强如隋或唐的披甲率,隋朝的披甲率约是百分之七十,唐朝只有百分之六十。

知道西汉的恐怖吗?军队的披甲率不是百分百,而是超过了百分百!

两宋的披甲率不输给西汉,只是赵宋的战绩不配与刘汉的战绩相提并论。

另一项要说的事情是,两宋的富裕是建立在万万税之上,也就是看似国家很有钱,底层的生活状况没有多好,更是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

说到披甲率,晋国那么多家族,暂时只有楼氏的披甲率达到百分之七十,再来就是郤氏的百分之六十,其他家族不存在披甲率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情况。

很诡异的地方在于,楼氏的“羡”在披甲率上要比“士”和“徒”更高。

那是“羡”由家族来武装和提供后勤,而“士”和“徒”什么东西都要由他们自己准备,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其实可以说得更直白一些,楼氏作为一个家族很富,治下的贵族或准贵族不是没跟着一块发家致富,碍于他们原先的基础有限,形成的既定落后。

不难理解的,基础不一样,发展的速度自然不会相同。

那些基础条件比楼氏好的那些家族,他们则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无法像楼氏一再创新,自然就被楼氏弯道超车了。

三年,在这三年之内,晋国的各个家族将会以一个卿位家族为首在楚地轮流驻军。

为了能够减短后勤的供应,以及三年之后发动横扫列国的战争,楼令提出在郑地大肆开荒的建议。

模式就效仿殷商,组建专门的奴隶军团,只是那些奴隶军团不承担作战任务,安排去开荒与耕作。

那种模式只需要数量不多的军队监视和充当监工,各种体力劳动让奴隶来干。

本着开发出来一定会持续利用的原则,到时候开发成熟的土地还不知道会归属于谁,事先也就要做好义务与责任的分配。·y,p/x?s+w\.,n\e_t~

“当然是君上和想要南下定居的家族出大头,我们顶多就是进行配合。”士匄说得那个叫理所当然。

晋君周听了非但不能摇头,还要点头表示认可。

没有完全礼崩乐坏的年代,秉持的就是谁出力谁得好处,没有不出力又占绝大多数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