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回来,我们哪有心思吃饭?无忧都快担心死了。”
“好了,事情都解决了。我们回客栈吃顿好的。”
“嗯!”
四人回到客栈,边吃边聊。
林新把下午发生的事都告诉了单羽和纪无忧。
晚上睡觉之前,林新把今天发生的事都写进了日记里。
另一边的皇宫,老朱看完林新的日记,颇感欣慰。
像去年一样,林新又在回应山县的路上处置了一批恶人。
不过,收尾工作还得朝廷派人去做。
林新连夜写了封信,让人送回京城,这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
第二天。
林新一行人继续赶路,晚上到达了应山县。
今年,林新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要建一所大的兵工厂,还要在秋收之前造几十辆公交马车。
如果有足够多的钢铁,还要造些自行车。
现在是春天,农民们要开始忙春播了。
今年有了足够多的水稻种子,还有其他高产农作物种子,不出意外,会是个特大的丰收年。
而且,不止是应山县。
老朱雷厉风行,大明的土~改基本上差不多了。
农民们都有了自己的土地,高产的水稻种子有几百万斤。
很多地方都分配到了。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秋季,他们就能感受到大丰收的滋味了。
再往后一年,整个大明就都能种上高产的水稻了。
其他那些高产的农作物会像高产水稻那样,一步步普及全~国。
用不了几年,大明就会成为粮食大国。
多余的粮食就能通过海上贸易出口到外邦了。
县里的流民越来越多,已经快30万了。
林新刚来时,这里的人口还不足10万,现在直接翻了3倍。
人多了,生产力变得更强了。
林新将那些没有工作的流民召集起来,建兵工厂。
要尽快实现燧发枪的量产,还要研究火炮,制造出更厉害、更精准的大炮。
在林新的带领下,全县的百姓积极参与,干~得热火朝天。
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将一所可以容纳2000工人的兵工厂建了起来。
老朱大喜,没想到林新的办事效率这么高。
朝廷也送来了制造燧发枪所需要的原材料。
林新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经过再次改进和实验,设计出一款射击更精准、误伤率更小的燧发枪。
随后,就开始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