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知道林新搞钱的路子有很多。
林新在日记里说过,夏原吉来到县城以后,把县里的财务梳理的井井有条。
于是,林新以县衙的名义开了一所钱庄,交给夏元吉来管理。
有钱人可以往钱庄里存钱,收获利息。
没钱的人也可以向钱庄借钱,到期还本还息。
有了钱庄,县里就有充足的资金搞建设了。
而且,钱庄每年都可以为县里带来不少财政收入。
老朱摸了摸朱雄英的头,回答道:
“我早就跟你说过了,他有的是办法。先借钱给那些人,让他们有动力干活,赚了钱再还给他。”
九公主有些担心的问道:
“那他们会守信用吗?不会不还钱吧?如果他们不还钱,那县里不是要亏钱吗?”
老朱还没开口,朱雄英就抢先回答道:
“有这么好的父母官,他们能不守信用吗?肯定会还的。”
老朱点了点头,也赞同朱雄英的观点。
这还是九公主和朱雄英第一次逛民间的夜市。
他俩都很兴奋,买了不少东西,都是些手工制作的小玩意儿。
夜市的气氛很好,老朱不禁在心中感慨,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像他们一样幸福,那该多好啊。
林新还不知道老朱他们已经来到了县城。
老朱回到客栈,看完林新的日记便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朱就起床了。
他想带朱雄英和九公主到乡间田野去转转。
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们正在忙着收稻谷。
看着那一片片金灿灿的稻田,老朱心情大好。
他站在田间,呼吸着稻谷的香气。
“英儿,这些水稻种子很快就会流向其它省份,用不了几年,咱大明的子民就不用饿肚子了。等你以后做了皇帝,还可以把粮食卖往海外国家。”
朱雄英也很兴奋。
“爷爷,粮食问题解决了,社会就能安稳,咱大明一定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乖孙,你说的没错,哈哈......”
老朱看到田边有几个人在歇息,便走了过去。
“老伯,这片农田是你们家的吗?”
那老伯满脸笑容,看起来很幸福的样子。
“这片田是我们家的,边上那一块也是的。”
“呵呵~看样子,今年你们家能收不少粮食,很开心吧?”
“那当然!这都得感谢我们的县老爷啊。我们家的农田以前都被地主霸占了,是林知县把土地分给了我们,还分给我们高产的水稻种子。你看看这稻谷,结得多厚实啊!”
“是啊,亩产一千多斤的水稻,这要放在以前,谁敢想啊?!”
“这些粮食足够我们一家几口人吃了,多余的还能卖给县衙。而且,我们农民今年还不用交税。如果林大人能早两年来到我们县,我家老伴就不会饿死了......”
那老伯说着说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老朱赶紧安慰道:
“老伯,你们的苦日子到头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老伯擦了擦眼泪,问道:
“你们也是逃难过来的吧?林大人是个好官,你们不用着急,明年这时候也能收到粮食了。”
“呵呵~咱不着急。”
老朱尴尬的笑了笑。
他知道那老伯以为他们是今年才进县城的流民。
聊了几句,那老伯便起身到田里干活去了。
老朱又带朱雄英和九公主到周边的村子里转一转。
在林新的治理下,乡村也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村子里的住户比较集中,有很多新建的房屋。
道路宽敞又干净。
有人种花养草,有人养鸡养鸭,到处都是一片祥和的景象。
九公主打趣道:
“爹,生活在这样的乡村,好像比在皇宫更有趣哦。”
“那就把你丢在这里做村姑,不要跟爹回去做公主了。”
“好啊!我才不想回去呢!”
“你想得美!”
......
下午,老朱回到客栈。
他让毛骧去通知林新,说自己已经到了县城。
林新正在县衙处理公务,杨超突然将毛骧带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