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林新和杨超在一番打听下,找到了夏原吉的家。
夏原吉住在城郊的一个村子里。
他家里比较穷困,和母亲还有两个弟弟、一家四口人挤在一所破旧的房子里。
夏原吉正在门口辅导两个弟弟读书。
再次见到林新和杨超,夏原吉有些吃惊,他还以为是与黄家那案子有关。
“两位大人,你们怎么来了?是因为昨天那件事吗?”
林新笑了笑。
“你不必紧张,与那件事无关,我是特意来找你的。”
“大人找我,所谓何事?”
“实不相瞒,其实我是为了找你,才特意来到这湘阴县的。”
听了这话,夏原吉更加懵逼了。
他虽然有些才气,但也仅限于湘阴县。
京城的大官儿为何会找到这里来?
正在这时,夏原吉的母亲从河边回来了。
现在还有点冷,她穿得不够厚实,刚在河里洗衣服,双手冻的通红。
夏原吉连忙接过母亲手中的竹篮,并介绍道:
“娘,这就是昨晚我跟您提到的两位大人,他们是从京城来的,都是秉公执法的大好官。”
夏母连忙向林新和杨超行礼,被林新拦了下来。
“这里没有外人,大娘不必客气。”
夏母看了看她儿子,有些担心的问道:
“我儿鲁莽,给两位大人添乱了吧?”
杨超笑着安抚道:
“大娘,您多虑了。”
“是啊,大娘。原吉做的很对!您生了个好儿子,马上就能跟着他享福了。”
听了林新这话,夏原吉和他娘都愣住了。
夏母疑惑的问道:
“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姓林,是德安府应山县的知县。”
“应山县的知县?”
夏母并不清楚应山县那边的事。
不过,夏原吉听说过,而且也了解过一些。
“大人,您就是那个把地主的土地平分给农民的林知县?”
“嗯,你也听说了?”
夏原吉又惊又喜。
“原来真是林大人!难怪能不畏强权、秉公执法。原吉已久大人威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
夏母还是一头雾水。
“林大人,您这是被调到我们县里来了?”
林新笑着摇了摇头。
“大娘,其实我是想让原吉跟我一起去应山县,所以特意来跟您说一声。”
“去应山县?”
这件事对夏原吉一家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
林新解释道:
“大娘,原吉在湘阴的私塾里教书实在是太屈才了,我那县里正好还缺一位县丞,想让原吉去试试。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听了这话,夏原吉一脸震惊。
县丞官职正八品,是仅次于县令的官,相当于县里的二把手。
夏原吉今年还没满十八岁。
十六岁时找到一份在私塾教书的工作,他已经很满足了。
做官?他想都不敢想。
夏母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就好比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正好砸在她儿子头上了。
“林大人,我没听错吧?您刚刚说......”
还没等林新开口,夏原吉的小弟就抢先问道:
“大人,我哥哥是不是要当官了?”
林新摸了摸那小孩的头,笑道:
“你说得没错,你哥哥的确是要当官了!”
“哇!真是太好了,哥哥要当官了......”
夏原吉到现在还没缓过来。
他昨天就见识过林新的手段,跟传说中的一样我行我素,所以丝毫没有怀疑林新的身份。
湘阴县距离应山县,相隔近千里。
在这之前,两人从未见过面。
夏原吉很疑惑,不知道林新为何要把这个机会留给他。
“林大人,这是圣上的旨意吗?”
林新摇了摇头。
“陛下给了我特权,在应山县,所有的任职都是我说了算。而且,那些为我办事的人拿的俸禄比朝廷给的还要高。”
夏原吉更觉得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