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觉得是时候说正事儿了。
“用这大米煮出来的白米饭,又软又香,可好吃了,朕昨天已经尝过了。
剩下的这些稻谷和花生,朕准备将它种在庄田里,到明年这时候,再给你们每人分一点,让你们也尝尝。”
听了这话,大臣们都感到很意外。
“多谢陛下恩赐!”
“众爱卿不必多礼!”
老朱突然脸色一变,严肃了起来。
“突然之间,获得了两种高产的农作物,朕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听了老朱这话,大臣们一脸懵逼。
老朱明明很高兴,这显然是在说反话。
大臣们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老朱又要搞事情了。
李善长问道:
“陛下,咱有了这两种高产的农作物,就能解决万千百姓口粮的问题,这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礼物,何忧之有呢?”
老朱抓起一把稻谷,叹了口气。
“善长啊,你可知咱手里的这稻种,一斤能抵过去的十斤,堪比黄金一样珍贵。
就是因为它的产量高,所以才是一把双刃剑。
天下之大,地主豪绅何其之多!贪官污吏何其之多!
这高产的稻种,根本就到不了底层农民的手里!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它会导致达官贵人变本加厉的兼并土地,让更多的农民无地可种,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老朱发起火来可是要出人命的。
他的每一句话都似一把尖刀,深深的扎在那些大臣们的心里,令他们心慌不已。
大臣们都吓得不轻。
老朱缓了缓,说道:
“你们都抬起头来,不用紧张。为了咱大明的粮食大计,朕有要事要宣布!”
众大臣纷纷看向老朱。
老朱站起身来,一脸严肃的说道:
“农业一向是朝廷的重中之重,农业税也是朝廷财政的大头。
有了高产粮食,本可以为朝廷创造更多的税收,但大地主会想方设法钻朝廷的空子,偷税漏税,朕要好好的惩治他们!
不出意外,应山县那几万亩良田明年都会种上新品水稻,届时将产出几千万斤稻谷。
那些稻谷作为谷种,将全部由朝廷掌控,朕要将它发放给农民,不会让它落入到地主手中!
所以,接下来朕要整顿土地问题,让大明所有的农民都有地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