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造反?老朱直接嘎了老四 > 第142章 丰收的一天

第142章 丰收的一天

【今天太子朱标来了,还带着锦衣卫头子毛骧。】

【几个月不见,朱标又瘦了不少,看起来更年轻了。】

【看来,我的话他是听进去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做锻炼。】

【简单的聊了一会儿,他就让我带他去实验田,因为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那新品水稻和花生。】

【我先带他去了稻田,看到那沉甸甸的稻子,朱标和毛骧都惊讶不已。】

【那是必然的,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能种出那样高产的水稻,简直就是奇迹。】

【随后,我又带着他俩去了花生地,扯了一株花生,摘了些下来给他们品尝。】

【他们没吃过那玩意儿,自然会觉得好吃。而且那还只是其中的一种吃法,椒盐油炸的会更美味。】

【聊天的时候,朱标问我,什么时候才能让大明的子民都能吃上这新品水稻和花生。】

【我告诉他,如果我带来的高产农作物落到地主豪绅之手,那我就成了罪人。】

【因为巨大的利益会让富人变本加厉的剥削穷人,富人会越来越富,而穷人则会越来越穷,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出乎我意料的是,朱标和老朱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俩几乎和我达成了共识。】

【听朱标那意思,老朱也打算拿地主开刀,解决农民无地可种的问题,让那些高产的农作物种子流入普通百姓手中,让农民都有饭吃。】

【自古以来,每一次王朝的变更,几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问题,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不得不造反,老朱的皇位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他们有那样的想法是对的,只有解决了土地的问题,我带来的那些高产农作物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让百姓填饱肚子,天下才会太平。】

看到此处,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那小子在日记里所写的一切都是真的。既然如此,等标儿回来以后,咱就要开始整顿土地兼并的问题了。”

老朱接着往下看。

【朱标还说,老朱知道我干了很多违法犯罪的事,却一直在包容我,是因为我能为大明带来高产的农作物。】

【如果我像杨宪那样弄虚作假,恐怕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朱标现在还活着,老朱还很清醒,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也是件好事。】

【明天我要带朱标下田割稻子、收花生,后天再带他去女子学校还有乡镇的那些学校去看看。】

【老朱到现在还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也好,希望我的教学理念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

【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是治不了国的,治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可不仅仅是读书人。】

【前途慢慢,一步一步来吧......】

看完林新的日记,老朱陷入了沉思。

“前些年,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始终达不到咱的要求。他们大多是只会理论知识却没有实干经验的书呆子,难堪大用。”

“咱取消科举制度也有好几年了,是时候恢复了。”

“标儿去那边学校看了,应该会有所收获,等他回来,咱再跟他好好探讨探讨。”

~~~~~~~~~

第二天一大早,朱标就和林新他们一起去了罗家村的实验田。

大家一起下田割稻子。

只有一亩田,很快就割完了。

朱标留了几株准备带回去,剩下的那些当场打出了谷粒,过了一下称,足足有1500斤。

朱标很多年都没干过农活了,累得满头大汗,但他很高兴。

“林知县,如果用这些稻谷做种子,在其他地方也能达到这样的产量吗?”

“殿下,这还真不一定。水稻的产量与田地的肥沃程度、雨水、气候、是否有虫灾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灾年,一般的肥田都能达到这个产量。

不过,只要照料的好,普通农田亩产接近一千斤没什么大问题。”

林新心里很清楚,这块实验田里是施了化肥和农药的,所以它能接近现代农田的产量。

如果光靠农家肥的话,普通农田是达不到这种产量的。

听了林新的解释,朱标很兴奋。

“南方的水田肥沃,产量应该会高一些。普通农田亩产能达到一千斤,是原来的好几倍,已经很不错了!”

“嗯,百姓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