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林新的日记,老朱有些恼火。
他实在想不明白,后世的那些子孙是怎么搞的,怎么都那么无能!
他都禁止官员经商了,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富有的官商?
老朱现在也明白了,明朝灭亡有很多原因,但与那些富有的文官集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林新并没有在日记里说明,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老朱猜想,他可能会提升商税。
不过,在那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县城,光提升商税能行吗?
具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老朱现在也无法得知,只有等林新更新日记,透露更多的消息。
林新每天依然忙碌着。
监督修路、建学校、招老师、招学生等。
还经常要往罗家村跑,查看那片实验田。
实验田里的那片水稻,青穗已经长出,颗粒饱满而厚实,比普通水稻的产量高太多了。
花生也长出了茂盛的枝叶,花落了,果实已经结在地底下了。
为确保万无一失,林新派了更多的人守在那片实验田上。
在秋收之前,林新想跟县里的那些商人们碰个面,传达一些信息。
他给三十多个商人发去了请柬,邀请他们到望月楼吃饭。
那些商人有城里的,也有镇上的,各个行业的都有。
他们收到林新的请柬,都吓得不轻。
上一次,林新也是在望月楼请那些地主豪绅们吃饭,结果是场鸿门宴,将他们一网打尽。
后来,杀头的杀头,抄家的抄家,那些地主豪绅都没有落到好下场。
这一次,知县大人做东,地点又选在望月楼。
会不会又是一场鸿门宴?
商人们都很担心,不过又不敢不去。
上一次虽然是知县大人做东,但那些地主豪绅都是首富徐有年邀请过去的。
而这一次,是知县大人亲自发的请柬。
去有危险,不去更危险。
这天上午,商人们如约而至,心惊胆战的来到望月楼的二楼。
林新还没到,他们先聊了起来。
“各位,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又是一场鸿门宴啊?”
“哎!谁知道啊!上一次被邀请过来、坐在这里吃饭的客人都没有好下场,这才过了两个月,就轮到我们了!”
“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可别瞎说了!我们跟那些地主可不一样。”
“就是!我们又没有剥削农民。”
“那你们说,知县大人为何要请我们吃饭?他钱多吗?!”
“肯定是有事啊!就是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千万别又是一场鸿门宴啊。”
“不会的,我们做的都是正常买卖,林大人是个好官,不会为难我们的,都别瞎想了!”
“没错!先不聊这个了,聊点其他的,今年你们生意如何?”
“马马虎虎吧。不过,林大人来了以后,生意好做多了。”
“那是!至少没有贪官污吏来勒索我们了。”
“还有,下半年生意肯定会好做很多,因为林大人把地主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等他们收了粮食就能卖钱了。有钱才能花钱,我们才能赚钱。”
“是啊,而且有些劳役还是有偿的,知县大人又接纳了那么多的流民,把他们安顿下来,对我们的生意也有好处。”
“没错,这两个月还建了不少桥,修了不少路,百姓们出行更方便了,来找我们买东西,自然也更方便了。”
大家聊着聊着,都放松了起来。
“这样看来,林大人找我们吃饭,或许是有什么好事情要宣布呢。”
“有道理!所以大家先别慌,等知县大人来了再说。”
大家正聊着,楼梯口突然传来“咚、咚、咚”的上楼声。
是林新来了。
令大家感到惊讶的是,林新只带了两个人,杨超和魏青。
街上的很多商贩都认识他们两个。
魏青已经被林新提拔为正九品的巡检,负责县城里的安保工作。
这段时间,林新经常要外出考察、监督工程、为学校选址、招师生等,所以县衙里的很多工作都是由杨超代替他处理的。
不知不觉,人们都把杨超视为二把手县丞,在街上碰到了,都喊他一声“杨大人”。
杨超本来是个三品官,跟着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