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在省道卖盒饭,极品亲戚全完蛋 > 第281章 买下半条街

第281章 买下半条街

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卷,姜甜也不甘示弱。

俗话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就在姜甜捏着刚赚到手的钱,不知道往哪里投资的时候,双峰镇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

镇上决定在原先老街的旁边,重新开一条新街。

可问题来了:镇上的财政并没有这笔预算。

双峰镇政府想要把这条新街建设起来,就只能学韩季松,想办法把新街两边的地皮卖出去。

本来镇上是想把地皮盖成房子再卖的,这样还能多赚点钱。

还是那句话,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个年代,还没有政府找机构融资的先例,镇长韩四书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只能退一步。

不卖房子了,直接卖地皮。

本来镇政府信心满满,觉得就连水产市场那么偏僻的地方,门面房都能卖得出去,他们这条新街还在镇中心外面呢,怎么可能卖不掉?

但他们高估了这个年代小老板们的资金实力。

刚在韩季松那边买了一个门面房,几乎把家底子都掏空了。

哪有钱再来买新街的地皮?

再说了,人家韩老板是把门面房都盖好了,就连水电都接通了。

而且商户只要每个月交一点卫生费和安全管理费,管理处找人给他们清运垃圾,人高马大的保安们,每天24小时三班倒的,在商业街这一片巡逻。

别说闹事的了,就是附近的大小混混,想来这条街敲诈勒索,也得先看看,能不能承受得住韩老板的怒火。

相比之下,镇政府投资的新街有啥?

连路都还没修好,就那么光秃秃一片空地,拿标线和石灰划出来一块地皮,就想拿出来卖钱?

想钱想疯了吧?

韩四书真是高估了这些人的眼光,实际上,绝大多数做小生意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一个行业,只有看到有人做这个挣到钱了,他们才会蜂拥而至,争相模仿。

现在什么都没看到,还想让他们掏钱?有钱人也不傻,早有人通过“内部关系”打听到了,说镇上想把新街那条路修通,但修路的钱,上面不批,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好家伙!这是拿咱们当“人形提款机”呢?

韩镇长信心满满,愿意买账的却寥寥无几,新街这个项目,眼看着就要黄了。

就在此时,商会会长胡琼芳,还有她娘家两个哥哥找了过来。

“什么?你们两家、要把新街两边的地皮全都买下来?”韩四书惊讶道。

胡琼芳皱了皱眉:“镇上有规定,不允许同一户人家购买多块地皮吗?”

韩四书连忙开口:“当然没有!只是,新街两边划出来的地皮不少,东面三十八块,西面四十一块,你们两家,确定全部都要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按照他们划分的地皮大小,一块地皮五千到八千左右,就算取平均数六千吧,三十多块地皮,也要将近二十万了,这年头,谁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啊?

胡琼芳笑了笑:“我们也知道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不是,先来问问领导,要是能买的话,我们再去想办法筹钱。”

筹个屁的钱哦~她闺女早就把这笔钱准备好了,就等着她把这些地皮给弄到手呢。

自从姜甜“一战成名”,带着自己家和姥姥家,在省道两边买地暴富之后,全家人都陷入了对她这投资眼光的盲目崇拜里。

别问,问就是努力在天赋面前一文不值。

有些人就是天生带着财运,财神爷都要追在她屁股后面喂饭吃。

姜甜说新街那边的地皮以后会涨价,胡琼芳毫不犹豫地拍板:“买!”

两个舅舅也跟着起哄:“要不我们也跟着买点?”

胡姥姥翻了个白眼:“想跟着你们外甥女发财就直说。”

最后两家商量了一下,这事儿也别跟外面人说了,姜甜打听过新街地皮的价格,小一点的五千多,最大的也不过八千多,他们家完全能拿得出这笔钱。

大舅和二舅就更不必说了,大舅去年承包工程赚得盆满钵满,二舅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厂,从南边请了一个设计师过来,现在他们厂里的时装,都摆到本地百货大楼去了,能不赚钱吗?

姜甜跟家里人说的是,新街那边虽然现在看着有些荒凉,但那边靠近外国语大学,按照市里的规划,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大学搬过来的。

等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