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也有一个水泥台,拿来洗衣服可太方便了。
水井和水池上面还弄了一个葡萄架,等过几年葡萄爬满架子,夏天在院子里洗衣服就一点也不热了。
院子里没有浇筑水泥地面,只用红砖和水泥铺了横竖几条小路,沿着小路继续往里走,就是三间正房了。
正房的设计,也和现在农村常见的样式完全不同。
居然没有堂屋!
不对,按照姜甜的说法,城里人住的房子都这样,进门是半间房隔出来的一个客厅,客厅侧面摆着一组沙发,一个茶几,一组五斗柜,所有的家具边缘,都打磨成了圆角的,就算不小心撞上去,也不会受伤。
客厅后面半间房,做了一个超大的衣帽间加储物间。
老人家嘛,甭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大多都喜欢攒东西,家里的东西都舍不得扔。
姜甜可不想看到好好的主卧,最后变成了杂物间,索性提前给二老做了一个超大的储物间。
这个储物间就厉害了。
三面墙上,全部都做了到顶的储物柜,上面防潮的柜子,可以放换季的被褥。
中间的隔层,可以给二老放换季的衣服什么的。
下面还做了一排挂衣区,一些不能折起来的衣服,或者可以挂起来的包什么的,都可以放在这里挂起来。
最下面一层,全部做成了大小不等的抽屉,姜甜打算找时间给何奶奶做一下分类标签,把一些家里常用的工具、针头线脑、没用完的毛线、碎布头,还有重要的证件什么的,都分类放在抽屉里,外面贴上标签。
这也是防着以后二老年纪大了,健忘,有个标签,想找东西的时候,就不用翻箱倒柜的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