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心情都格外好。
赵永福自然不必说了,自从他们家开始给“胡姥姥大肉粽”供货之后,儿子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如今更是成了村里人口中的“赵厂长”。
眼瞅着只要抓住这个机会,闯下一番事业,儿子下半辈子肯定是不用愁了,赵永福能不开心吗?
老婆陈三娘的精神头,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儿子的竹编作坊那边,都是会做竹编的老手艺人比较多。村里有些想学竹编手艺,又不好意思去作坊那边的女人们,这个拿了几个鸡蛋,那个拎着一篮子瓜菜,找到村长家,央求陈三娘也教教她们。
现在整个南桥村还有谁不知道,村长家儿子满村的收竹篮子,只要学会这门手艺,找村长家领一些劈好的竹篾回来,编一个竹篮,就给三毛钱手工费。
那竹篮她们也看过,手艺粗糙得很,只要学会了,一天编十来个应该不是问题。
一个三毛钱,十个可就是三块钱!
打零工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活儿呀。
她们甚至都不用出门,只需要把竹篾领回家,在自己家就能做,还能顺带着在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啥的。
陈三娘自从落下残疾之后,啥时候在村里这么受欢迎了?
刚开始还有点不知所措,现在,每天听着院子里叽叽喳喳都是嫂子姑娘们说话的声音,陈三娘这脸上的笑容,是一天比一天多。
赵永福看在眼里,眼神柔软的,简直像是这五月天的春江水。
真好!
他媳妇儿,笑起来可真好看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