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了早饭,赵立冬就拎着一块肉来到刘主任家里。
刘主任见赵立冬是带着礼物来的,还是带的一块肉,自然是欢喜不已。
“哎呦,来就来嘛,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
“怎么带这么一块肉来,你自己不吃吗?”
刘主任还不知道赵立冬得到一头猪的事情。
赵立冬把为养猪场治病,李厂长奖励了他一头猪的事说了一遍。
刘主任听后脸有喜色,直夸赵立冬厉害。
俩人聊了一阵,赵立冬就说出此行的目的了。
“你要买自行车?”
“是啊,买辆车平常也方便一点。”
“可是我退休了搞不到车票,还要你帮忙。”
“谁有车票,我愿意用肉跟他换。”
用猪肉换车票,这个办法不错。
车票和猪肉都是稀罕物,差不多都等价的。
这样的叫唤谁也不亏。
刘主任想了想,认识的人之中有自行车的倒有几个。
手上有多余车票的人没有。
车票是稀罕的东西,谁要是有就会拿去买车。
要是不买车,也会跟人换别的有价值的东西。
不会一直握在手上。
“这样吧,我帮你留意。”
“到处帮你打听打听,要是谁手上有车票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这种稀有物,不是想有马上就有的。
得看机缘,急不来的。
俩人谈好了自行车的事,刘主任就留赵立冬在家吃饭。
就赵立冬刚拿来的猪肉,做了两个荤菜,另外还做了两个素菜。
刘主任拿出珍藏的好酒招待赵立冬,俩人痛饮一番。
此后一个星期,刘主任没有闲着。
到处托人打听谁有多余的车票。
他人脉广,在多方打听下还真打听到了。
有个在肥皂厂工作的科长,前两天刚分到一张自行车票。
他家里已经有一辆自行车了,这张车票也不用着想卖掉。
刘主任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来四合院找赵立冬。
这么快就有结果,真得感谢刘主任尽心帮忙。
“走,事不宜迟,马上去找那人,要是去完了可能被别人抢先一步。”
说走就走。
出门之前,赵立冬拿下三块腌好的猪肉。
每块十斤,三十斤猪肉换一张车票,是很合理的。
俩人来到肥皂厂科长家。
赵立冬二话不说,把三块肥美的猪肉亮了出来。
“科长,我是诚心想跟你做这笔生意。”
“你看,我东西都带来了。”
“三十斤肉,换一张车票不亏待你吧。”
科长本来是想用车票换钱的,看大猪肉后立马改变了主意。
钱哪有猪肉香,还是猪肉划算。
当即,科长就同意了这笔买卖。
赵立冬顺利的得到了车票,而科长得到了猪肉。
一笔双赢的买卖。
从科长家出来,赵立冬和刘主任直奔自行车店。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拿到了车票,就立马把自行车买了。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不过永久、凤凰、飞鸽三种牌子最普遍。
也有国外进口的牌子,不过那是极少数。
一般都不在店里销售,而是直接给领导用。
看了半天,赵立冬挑中了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
永久、凤凰、飞鸽其实都大同小异,之所有挑中永久。
是想图个吉利。
车二百三,付了钱,售货员给车头装上一朵大红花,说了几句吉祥的话。
赵立冬喜滋滋地把车推到店外,一把跨了上去。
踩了几下踏板,骑行了一段距离。
在部队的时候,赵立冬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因此,可以先学就可以直接上手。
刘主任见了眼馋,也想骑一骑。
赵立冬把车交给他,让他跨上车。
“刘主任,你大胆的骑,我拉着后座不会摔倒的。”
刘主任学着赵立冬的样子,踩了几下踏板。
第一次骑车的缘故,控住不好把手,自行车歪歪斜斜的前行。
赵立冬一直跟在后面拉住后座,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