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三老爷好。”
“三老爷!”
“三老爷,我听说县里粮食不够了!是不是真的?”
“说是抓许大户,就是为了筹措钱粮”
百姓们都热情的跟王言打着招呼,甚至胆大包天的敢说没粮食了,敢打听衙门里的情形。
王言跳下了马,找了个高处站了上去。
“乡亲们,粮食确实是不够了。但是大家不要怕,我们总有办法。今天抄了许大户家,得了两千石粮食,够吃几天了。陛下心有万方,过了这么久,咱们这边遭灾的消息肯定也到了陛下的耳朵里,救灾的粮食肯定已经在路上了。所以粮食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王言摆着手,说道,“另外我还要跟县里的其他大户说一下,你们也是淳安人,眼下淳安遭此大难,不好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的。
我希望大户们做我淳安的好百姓、好商人,有毁家纾难的奉献精神。毕竟你们祖辈在这里赚着乡亲们的钱,现在正是到了你们回报的时候了,我希望你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乡亲们说,应不应该?”
“应该!应该!我家以前三十亩地,现在就剩五亩了,都抵给刘大户了。”
“对”
王言振臂高呼,一呼百应。我的书城 首发
缺粮是事实,百姓们都听说了缺粮的事情,想要掩盖事实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再承认了抓许大户是为了粮食,就是安定民心了。接着他又说让县里的大户都主动奉献,那就更给百姓们安心了。
反正大户们也跑不了,粮食就在那呢,肯定能应付一阵子的。粮食不够吃,和即将断粮,和已经断粮,这之中是有巨大差别的。
至于大户们的徨恐,那就不是王言该考虑的问题了。
王言又骑上了马儿,到了另一处所在巡视。
“三老爷好。”一个壮汉光着膀子,咧着嘴跟王言问好。
“大柱啊,不是让你领着兄弟们维护秩序么,怎么也干上活了?”王言和蔼的看着他。
这人是齐大柱,淳安县普通的一个农户,因为这场风波混出了头。他带着青壮们抢险救灾,随着戚继光杀倭寇,给戚继光做亲卫,给胡宗宪站过岗,结好海瑞,后来因为人淳朴,以及猿臂蜂腰螳螂腿的好身体,被锦衣卫看重,添加了北镇抚司,成了十三太保之一,还给嘉靖磕过头。
对他这样的普通农户出身来说,可真是洪福齐天,干到头了。
齐大柱憨厚笑道:“大家一起干,做的也快一些。而且也没什么秩序要我们维护,都是自己的家,大家伙干的认真,没有偷懒搞破坏的。”
“这话说的好,自己的家,就要自己用心的建设。”王言满意的拍着齐大柱的肩膀,“咱们现在先把路给疏通,之后就让大家伙都回去收拾各自的家里。到时候我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想个法子,让大家伙花最少的钱盖个新房。”
“什么?要给我盖新房?”齐大柱瞪大了眼睛,扯着嗓子喊道,“大家伙儿都听见了吗?三老爷说了,要给咱们盖新房!”
“真的啊?”
“青天大老爷啊!”
王言好笑的摆手:“我可不是大老爷,咱们原来的大老爷被抓去砍头了,这会儿估计都生虫子了。给乡亲们盖新房,但不是免费的,你们肯定还是要花钱的,不过是让你们花的越少越好。大柱啊,你小子看着憨厚,心眼儿是不少的嘛。”
齐大柱嘿嘿傻笑,只当听不懂:“三老爷,盖房子怎么便宜的了啊?便是石头抹黄泥,也不好找那么多的石头。而且哪怕是石头抹黄泥,房梁总也要合用的木料,能做栋梁的木头可是不便宜。”
“那你们就准备准备,找一找能做栋梁的木头,其他的我再研究。让你们自己买几根梁,其他的材料不用你们管,家家户户都能盖的起新房了吧?”
“请人盖房总是要花钱的,三老爷。”有人接了一句。
王言随手给了那人一巴掌:“是不是傻?大家伙都没房子了,互相帮忙盖一下,还花什么钱?”
那人呲牙咧嘴的捂着后脑勺,嘿嘿傻笑再没言语。
“答应你们的事情,只要我还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