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回京
咔嚓一声,快门声音响起,框住了和川公社的家具厂。`l^u_o¢q`i\u.f_e?n¢g~.¢c^o¢m′
家具厂的大门是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形制,看起来古色古香,很有几分感觉。家具厂的牌子,也是王言自己写的字,自己刻出来的。
王言站在门口,在他身边有已经成为县书记的张书记,成为公社书记的白店大队的老刘大哥,还有其他的人们,大家一起拍了一张合照留影。
“哎呀,真快着呢,哪成想一转眼都七年多咧。”老刘大哥一脸的感叹。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啊。”王言也是一脸的哀愁,“我也二十六岁了。”
“谁能想到你二十六岁就做出了这么多的事啊。”张书记好笑的摇头,拍着王言的骼膊,“去什么单位,安排好了吗?”
“去京城电影学院。”不用他们追问,王言接着说,“听说我想拍电影,正好赶上学院重建,领导就让我去帮着忙一忙,给学生们讲一讲思想政治。”
要说道思想、觉悟这方面,全国人民都相信王言的可靠。因为如果他的思想不过硬的话,他有的是机会离开这个国家,更是有的是机会弄权,但他被人用放大镜盯着看,也是什么事情都没有。
再说到理论方面,他是有着相当建树的理论学者。时隔多年,领导层变动,他当初的‘思想与发展’的那一套理论,又一次的被提了出来,还表示了强烈的认可。
他给电影学院的学生讲这个课,那是真正的大炮打蚊子了。
不过倒也确实是专业对口,他讲理论是去任何一个单位都能讲的,同时他有文学功底,这么多年也照了很多出名的照片出来,去电影学院问题不大。
事实上这是王言无心仕途的关系,否则的话按照他的履历,如今也该到半步正厅了。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在林县深耕。创建了家具厂、家纺厂,集成了县里的机械厂、纺织厂,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材料,实现了技术升级,规模扩大,带动了全县的发展,也赚来不少的外汇。
同时王言力主在林县范围内,修建水利、陆路、绿化,以及因地制宜种植经济果树等等事情。
水利提升了农业产量,陆路提升了县内的物资流转,绿化带来了好环境,种果树也带来了额外的财源。
虽然打理果树一样增加了劳动量,但也确实是额外的收益。毕竟以前没有果树的财源,是林县政府出钱采购的树苗,种果树还给钱,种成了还是他们自己大队所有的财产。?/求!′?书?帮? (?_首×?-发+
而随着林县这边的果树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高,附近地区的人们也开始了种植果树,如此许多年过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陕北地区,各种的果子竟然滞销了
因为交通运输不畅,再加之一窝蜂的上市,自然而然的就不好处理。哪怕别的地方还缺水果吃,可那么多的水果堆在这边,运送不出去也没办法。
所以又顺势扩大了饮料厂,将运不出去的水果压榨做果汁,凭借着王言给林县打造出来的品牌的效应,人民群众认可,生产出来的饮料也很有销量,从上到下,大家都赚钱。
还有王言力主跟农业专家合作,改良种子,研究肥料,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种种事情的落实,使得林县的各项数据增长飞快,林县人民的日子过的是越来越好,是有名的富裕地方。县城规模都扩大了不少,也盖了许多的新楼房。
除了林县,王言在港岛达成的成就要更大。
钱多、物资多,新界的地方也没很大,新界大开发做的非常顺利。
几年时间下来,原本还是各种破屋村建筑,各种私搭乱建的新界,已经是大变了模样。
宽敞的柏油马路一条条的修建完成,高耸的大楼一座座的拔地而起,学校、医院、体育场所等各种的建筑设施齐全,照顾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同时规划出来的工业区,各种的工厂都在进行着生产,再算上新界的各种建设,工作岗位多的不行。原本新界的那些人早都不够用了,反向吸纳了大量的港九的人过来这边做工。
也不仅仅只是工厂的工作,还有大量的白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