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趁科研老公青涩,我赶紧下手为强 > 第269章 热闹过大年

第269章 热闹过大年

很快第一场热身赛就结束了。

运动员们的赛事结束,但观众的热情仍旧不退,大伙摩拳擦掌地甭提有多想参与了。

李主任见状大手一挥:“大家莫要着急,球赛是球赛,咱们万林厂也有游园活动的嘛,马上给大家安排。”

众人一听乐了纷纷问:“什么游园活动?”

李主任笑而不语,挥挥手让广播员们上道具。

于是乎刚才还是热火朝天篮球比赛的场地瞬间变成了游园活动的天堂。

拔河比赛、盲人敲钟,甚至还有套野鸡、套野兔!

赵挽风仔细一看,眼熟,实在眼熟,这野鸡野兔该不会是她的吧?

正思考着,尤江南便自发过来交代:“那个……昨天李主任过来借了几只野鸡和野兔,他说厂里会给钱,不过我也没想到李主任是拿来做这个,挽风姐你放心我这就去帮你赢回来。”

尤江南说着拉起华山哥一块报名套野鸡野兔去了。

赵挽风看着这一切,真是哭笑不得。

热闹的迎春活动一直延续到初五才结束。

颁奖礼的时候,万林厂拿了好几个第一,可大大地争了一回面子。

厂长、李主任甭提多高兴了。

其他厂的选手对输赢倒也不在乎,他们这几天在万林厂同吃同住,吃到了最可口的美食,还能交流运动,虽然没有拿到第一,但心里却充实得很。

大家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个年别提过的多高兴。

大伙还约定了,夏天再来一个夏季赛,之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随着运动员们的离开,万林厂部分家属也要陆续离开了,不过很多申请到家属楼的职工家属及孩子倒是留了下来。

因为万林厂子弟学校已经落成,年后就会投入使用,万林厂职工的孩子很快就能在厂里读书了。

然而,老师却成了问题,毕竟这年头知识分子可都上山下乡了,想找到老师可不容易,而且这年头老师可不好当。

尤其是外头,基本是谈老师色变,没什么人愿意当老师了。

万林厂虽然想招募老师,奈何现有情况不允许。

没办法厂长和李主任只能把目光放到万林厂现有的人才里。

宋小丽是师范生,她当之无愧的语文老师甚至还兼职数学老师。

李主任当教导主任外加思想政治老师,而他办公室里的广播员们也都兼职当老师。

就连陈红旗也得过来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总而言之万林厂子弟学校就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正式招生了 。

第一届学生也不多,6-12岁的都有,林林总总加了起来不到30个孩子。

最后只能根据他们的年龄大致分为两个班级。

话说这里要补充一句,赵挽风也是等开学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年代小学只到5年级,而且也没有所谓的学前班,甚至很多人是八九岁了才读一年级。

不过也能理解,这年头吃饱喝足都成问题,教育啥的就更谈不上了。

而且孩子一旦去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人干农活。

城市的孩子还好,家里没田没地的,父母去上班了,孩子在家也帮不到什么干脆上学去,但是农村的就不一样了,农村里多的是要干的活,即便是小孩子作用也是很大的。

所以农村向来是等孩子八九岁了再送去读几年小学,家长要求也不高能认得几个字就成,反正将来也是回家种田或嫁人。

至于科学家、建筑家、外交家等等,那都是城里孩子的遥不可及的梦,农村人务实想不到那么长远去。

对于这种教育观点赵挽风是不苟同的,不管什么年代都不能缺了孩子的教育,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辟如小顾专家,如果他没有读书,又怎么有机会报效祖国?

他今日的一切,并非爹妈安排,而是他从认真学习开始的啊。

假设小顾专家读书时就放弃自我,现在只怕也跟陈红旗一样,到处上蹿下跳吧?

想到这种可能,赵挽风默默摇头,更坚定了自家小孩要好好抓教育的决心。

当然,不止她未来的孩子,只要是赵挽风身边的人,她都不断地灌输他们知识的重要性,有的孩子是因为要帮家里干活所以让他晚读书,有的则是要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家里有孩子的,赵挽风一概催他们赶紧给孩子报名读书。

这年头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