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安看着眼前的小村庄,一个木制的门牌楼和低矮的木桩篱笆,搭建的村口,村口旁边还有一棵老柳和古井。
在门牌楼的上方,还悬着一个铜镜,这个铜镜据说还是云栖观上代观主给放上去的。
在铜镜的周围,还有一些红色的铜线,沿着门牌楼下来,缠绕着每一根木桩,在木桩的顶部树心处,还各自被横嵌着一枚铜钱。
这些木桩将整个小石村包围,即便小石村只有方圆半里,可是这对于小石村来说,显然也是不小的工程,当年也是足足花费三年,小石村才按照上代观主的要求建设完。
徐平安还没来到门牌楼下,就有守村人注意到了自己。
连忙从门牌楼后的木制塔楼上下来。
徐平安站在门牌楼外,虽然门牌楼没有门,但是擅自进去却是一种很不友好的行为,甚至会被敌视。
来人显然是认出了徐平安,毕竟徐平安一身云白道袍,在这个青玉镇,可是比镇长权威都要高上几个等级。
在方圆数十里的青玉镇,不认识镇长很正常,可要是不知道云栖观的名号,就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在青玉镇,要是不知道云栖观,那么十有八九就是外地人了。
来人下木塔楼之前,还按照一个节奏敲了三遍那个巴掌大的铜钟,在青玉镇,这个节奏是云栖观的专属!
就是镇长都没这个待遇,只是归于有贵客来临的那个铜钟节奏。
“小道长怎么来了,快快请进!”
此人是一个中年大汉,一双眼睛分外精明透亮,身着干练,在徐平安第一次来小石村时,就是此人接待的自己和师父,听说这位大伯,因为生了一双鹰目,从小便被上代守村人带在身边,年幼时还跟着镇上一位武者,学过三五年拳脚功夫,在村里也是颇有地位的人。
徐平安跟着中年大汉进村:“石鼎伯伯好,我是来找赵奶奶赵秀娘的哥哥一家来的。”
石鼎看到徐平安背着的桃木剑,就已经知道了原因,不过其却并没有起轻视之心,反而是暗自感叹云栖观真是人才辈出,想不到小小年纪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看来徐平安的担忧是根本不存在的,徐平安还是不够了解,云栖观,在青玉镇,乃至云锦县,究竟有多大的地位。
甚至观主的一句话,比皇帝老儿的圣旨都管用!
石鼎知道徐平安的来意,也没有带着他去见村长,直接前往赵大柱一家。
石鼎指了个方向后,就跟在徐平安后面,并暗自在路上拦下两个人,打着手势,让去通知另外两家,让他们担着孩子来赵大柱家。
一小会的功夫,石鼎指着前面一个四合院:“小道长,那里就是赵大柱一家。”
此时赵大柱家门口正蹲着一个满面愁容的老者,看其身上洒落的几片黄叶,显然是在门口蹲了不少时间了。
老头像之前一样僵硬的抬头,想要看看村口的方向,随即一愣。
脸色肉眼可见的泛起潮红,手指激动的微微颤抖,脸上的皱纹都在抖动,每一道干枯的皱纹似乎瞬间活了起来,充满欣喜和激动。
赵老头猛地站起来,刚要迈步,谁知久蹲的双腿已经麻木不听使唤,一个踉跄就要栽倒在地。
徐平安见状连忙奔来,迅疾飘渺的逐月步,在石鼎惊艳羡慕的目光中,转瞬便到了赵老头身边。
徐平安一把扶住赵老头,一缕内力打散注入赵老头腰部,顺着腰部往下缓解赵老头的麻木的双腿。
“多,多谢小道长,多谢小道长......”
赵老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话,结结巴巴的重复,混浊的眼眸连连颤动。
石鼎连忙说:“赵老头,还不赶快带小道长看看你孙子,还杵在这里干啥!”
赵老头一拍脑袋,枯瘦的双手伸出,想要抓住徐平安的肩膀,不过还没碰到就仿佛感觉到自己的冒犯,如同触电般收回:
“对,对对,还请小道长救救我孙子!”
说着就老泪纵横,眼看就要跪下来。
徐平安无奈,赶忙扶起赵老头:“赵爷爷,我们闲话少说,赶快带我去看看您孙子吧。”
“好,好,小道长跟我来。”
赵老头走在徐平安身侧,带着徐平安进了堂屋,来到右边土墙隔成的卧房,掀开麻布帘子站在门旁,给徐平安让开。
徐平安脚步匆匆,连忙进来,看着床上躺着的皮包骨头的半大孩子,神色凝重,连忙将一个淡黄色的药丸,在桌上拿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