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之愿复河山,毒士轻叹仙与凡。
禁道断绝三百载,大争之下有福缘。
大魏当朝太尉,令四方敌闻风丧胆的毒士,贾文和。
世人皆知,贾文和性格孤僻,只有一至交好友,便是人屠武安君。
难道....王诩看向公孙起,一脸惊讶。
“你还是叫公孙先生就行,武安,不吉利。”公孙起哈哈一笑,打趣道。
王诩深深叹了一口气。
人屠毒士的传说,大魏子民人尽皆知。二人形影不离,征战坎北,历时数年光景,全盛之时,大魏近乎坎北一统。
可惜,当初魏王听信谗言,贪图享乐,好逸恶劳,一统的机会转瞬即逝。公孙起徒叹奈何,最后挂印离去。
公孙起见此,哪里还不明白,拍了拍王诩肩膀,“我的心愿就交给你了!”
“先生放心。”王诩眼神坚定,“重振大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公孙起的恩情,他势必报答。
“好好好!”公孙先生连说三声好。以往老迈颓废之色全无,反而给人一种猛虎出柙的气概。
“有志向。”这时,屋外传来一声低沉磁性的男音。
公孙先生一愣,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起身向外走去,王诩紧随其后。
只见屋外站着一白衣青年,身长八尺,玉冠束发,貌伟而庄,周身无一丝灰垢尘迹,宛如出尘仙人般。双眼似一滩幽水,久视让人迷失。手指修长,拿着一把白面折扇。
“起叔,好久不见。”贾文和淡然一笑,看着公孙起。
公孙起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感。
贾文和目光移到王诩身上“小友,安好。”
王诩虽惊奇贾文和相貌如此年轻,但转念想,公孙起和贾文和皆是凡武十层的强者,若想青春永驻,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文和先生,受晚辈一拜。”王诩整理衣裳,行晚辈礼。
“不错不错。”贾文和有一些惊奇,到不是王诩看穿身份,只是没想不到弱冠之龄的少年有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
“你怎么来了?”公孙起看着贾文和,有些疑惑,这刚念叨,人就到了。
“天要变了。”贾文和一手扶于背,一手执扇,抬头看着天空,缓缓说道。
公孙起脸色一变,可随后却打趣起来,“你终于等到了,该高兴才是。”
“天地不仁,万物刍狗。非执棋者,弃卒而已。”贾文和声音低沉,似失落,有好似不甘。
王诩固然心思聪慧,可对如此不着边际的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不好多嘴。
贾文和看向王诩,淡然而笑,“起叔来信多次提起你,一时好奇过来看看。可有师承?”
王诩没想到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毒士会是如此温文尔雅,话语中令人如沐春风。
“年幼跟随家父读书写字,如今承蒙先生收留。”王诩如实回答,“虽执弟子礼,但晚辈不才,唯恐坏了公孙先生的名声,不好一厢情愿,如今未曾拜师。”
“哈哈,有趣。”贾文和哈哈一笑,看向公孙起,“起叔,这弟子你真的舍得?”
“他拜你,不吃亏。”公孙起拂须笑着。
贾文和看向王诩,“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先生抬举,晚辈愿拜入先生门下,谨遵弟子之礼。”王诩拱手道。“但公孙先生与我虽无师徒之名,但实以算弟子启蒙恩师....”
大魏尊一师之恩。
“我知道你意,无妨。”一旁的公孙起摆摆手,打断王诩的话。
贾文和也丝毫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弟子现在去准备。”王诩欲意离去。
“别搞那么复杂,磕三个头就行。”贾文和连忙说道,好似很着急的样子。
王诩一愣,不由分说,行礼大拜,礼毕。
贾文和扶起王诩,“好了,你以后就是我贾文和的弟子。但你谨记,在你没强大到天下无敌之前,不要在人前说我是你老师。”
“是,弟子不敢有辱老师英名。”王诩恭敬答道。
只是一旁的公孙先生脸色颇为怪异,王诩也想不出所以然,只好一旁候着。
“何时归去?”公孙起随意问道。
“暂时不回了!”贾文和抬头望向南方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