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大清第一卷王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他年纪小,说出来的话道理浅显,哪怕是小孩子都能听懂,康熙岂会想不到。

利弊利弊,端看站在谁的角度去衡量。

站在康熙的角度去看,他为了江山社稷,更愿意与前明皇帝采取一样的做法,禁海。

正因为江山社稷,他站在世人的肩上,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得更远些。

既然话说到了这里,康熙就当闲聊,笑着说道:“你的想法倒新奇。最近朝堂上在商议海禁的事情,你可知道什么叫海禁?”

齐佑心中一动,眨巴着眼睛答道:“可是不许别的国家来大清,大清也不许去别的国家?汗阿玛,为何西洋人能来,还有附属的藩国也能来呀。朝鲜的使臣来朝贡,听说可热闹了。他们几十个人,还要在大清住很久,送些贡品来,再带着很多赏赐回去呢。”

康熙神色一滞,朝鲜使臣团在藩国中人数最多,基本在三十个人左右。一来就住上半年,礼部呈上来的花销,户部会愁得白了头。

“你说的有一部分对,藩国上贡,不属于海禁。像是暹罗,琉球,安南这些藩国上贡,为了方便省事,他们无需上京,福建,广西等地方官员会处理此事,贡品由当地官员收验,就地存放。”

康熙来了兴致,给齐佑仔细解释了藩国上贡的情形。

齐佑听到康熙说琉球幕府上书,请求派遣学生前来大清学习时,大致算了下,这时候琉球应当是德川幕府时期。

德川幕府同样锁国,琉球这时候还臣服在大清之下。齐佑无法站在上帝的视角,说服康熙以后会如何。

从康熙话里的犹豫中,就知道了他们最根本的不同。齐佑能得更远,只因为他开了外挂,说白了就是来自后世的知识。

齐佑知道后世那段惨烈的历史,康熙看不到,哪怕齐佑说了,他只会当齐佑发了疯。

既然能有这样的优势,齐佑就不客气了,马上想了下琉球的资源。至于稀土矿这种,德川幕府如今开不出来,开出来了他们也没那么傻,对于矿产资源肯定不会给,大清就是去抢来也用不上。

用得上的,当然是稻种。

东北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因为寒冷,加上沙俄不断来骚扰,如今人烟稀少,大清多用来流放犯人用。

北海道的纬度与东北相同,哪怕是气候与东北相近的朝鲜,前来种植稻子都没能成功。

后来用了北海道农民培育的粳稻,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不断改善种植,东北的黑土地,终于成为了大粮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