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但是对于儿子以后,云骊还是有自己的打算。
永宁帝没想到云骊居然是这种想法,他本以为云骊温柔,从不主动涉入朝政,哪里知晓她还是有些见解。
“也是。”永宁帝也是头一回谈及很深层的问题,他在,魏家薛家甚至郗家当然都不在话下,这些人都能掌控的很好。
可是皇太子真的能一样吗?
永宁帝感到疑惑。
“那你说选谁家闺女好呢?”永宁帝问起云骊。
云骊笑道:“选太子妃是国家大事,臣妾如何能在中间门置喙,只是太子不过冲龄,许多事情还得仰仗您。依臣妾的这些心思,是想太子素来温和,若是娶个性子过分刚强的,恐怕两下很难相处。”
长子看似温和,时常对待人都是以仁心,实际上他很像云骊。
有一名强悍的父皇,人子一定要软弱些,这样外面的人才会更支持太子,因为所有朝臣都希望天子宽和,这样士大夫们才喜欢,也更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否则,攻击性太强的人,固然一时博得头彩,可对于平衡局面未必是好事。
魏国公府的云湘其实也是在打这个算盘,甚至她还回娘家一趟,有意想多加臂膀,这么多年她和娘家的关系处的还都不错。
李氏和冯氏听话听音,知晓选秀一事势在必行,但选太子妃怕是早已内定,今天云湘回来,二人也都有所意动。
“大伯母,母亲,我看曾表姑娘也可参选啊。”云湘先提出的是曾家。
曾表姑娘是云鸾的女儿,云鸾的女儿正及笄之年,年纪正合适。
云湘此举当然是拉拢冯氏,冯氏笑道:“我们正有此意呢,正好让兴国夫人进宫说过,应该没事。”
刘姨娘被封为一品兴国夫人,冯氏起初是很见不得,后来随着云骊地位的稳固,她早就转向,现在和刘姨娘关系很是不错,甚至还建议把文懋的一个孩子放在她膝下养着。
云湘点头:“有兴国夫人说一句,倒是抵我们好几句。”
大家都知晓皇后娘娘孝顺母亲至孝。
实际上刘姨娘进宫也曾问过云骊选谁,云骊却是笑而不语,她奉行慎独的原则,从来都是所有的事情只有自己知晓,其她人包括是刘姨娘,到了她这个特殊的位置,一般都会自己消化。
“娘娘,为储君选妃是国之大事,但也要选个恭敬您的才行。”刘姨娘道。
云骊笑道:“这宫里自有礼法,恭敬不恭敬是其次,主要是她和太子和睦就行。”
这话其实言不由衷,刘姨娘素来知道女儿向来谋定而后动,恐怕不会选云湘的女儿,否则魏家势力大,魏禅过分能干,怕是进宫就要抢班夺权,皇上又看重魏家人,恐怕女儿到时候站的位置都没有。
宫中自永宁帝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选秀,有的是冲着皇帝来的,有的则是冲着太子和几位皇子来的,但毋庸置疑,选她们的人肯定是皇后。
因此章家门庭若市起来,文懋简直是不能出门,只要出门就是说项的,简直烦不胜扰。
更有章思源这里来的人更多了,到底章思源是云骊亲爹,这些年,章氏子弟人人都有封赏,他们都物尽其用,但章思源曾经见过云骊一面,云骊要求他要约束子弟,因而章氏子弟没有骄矜的。
有人虽然有些富贵习性,但也没有闹出多大的事情来。
章思源做官甚为圆滑,他这个人是清流当道,就把自己变成清流,变法派当道,他就支持变法派,而太子妃的人选,既然宫里皇后处明确说了她有分寸,章家有亲的是哪几家,章思源何必再多说什么。
反正他的女儿已经是皇后了,未来天子无论选哪位皇子都是他们家的,那他急什么。
姑娘家们鱼贯而入,初选由宫中女官们挑选一轮,把身上有异味,体貌不端正的,还有规矩太差,话都说不好的全部被刷下来。
云骊见着底下跪着的姑娘们,有魏国公府、薛家甚至郗家的,这些都是朝中重臣的闺女,她却看上了任青仪的侄孙女。
此女母亲乃是宗室出身,父亲为节度使,而任家满门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有人,尤其是性子最好。
云骊看中了她,有意和皇上提起,永宁帝却道:“我原本让她做良娣的,不曾想你让她做太子妃,那也可以。”
“陛下,若是给太子娶了薛、魏、郗哪一家的闺女,其余两家必定不会服气,甚至给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会引起纷争,还不如索性都退一步。”云骊觉得现在天下太平,何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