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大宋名将录 > 第99章 施药酒移花接木献忠心李代桃僵(一)

第99章 施药酒移花接木献忠心李代桃僵(一)

公元九八二年即太平兴国七年八月十四日,宋太宗赵光义和辽国天庆王耶律贤在幽州城北金沙滩土城的会盟台上双龙聚会了。太宗高估着自己的力量,臆想着议和殿上讨回十六州的美梦;而天庆王耶律贤则因为琼娥公主的行刺失败,更加焦虑着刺杀宋太宗的第二、第三方案。

太宗和八大王、潘仁美、杨业、郑印、呼延赞、石彦超等王爷大臣来到宋宫,见那宫殿修的整齐气派,金碧辉煌,又见天庆王派人送来了丰盛的御膳酒席,心里很高兴,试了试无毒,便请大家坐下一同用膳。

一轮圆月挂在宋宫的挑拱飞檐下,像一盏明灯悬在天幕上。

这个夜晚注定又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夜晚。

太宗望月饮酒,更加兴致勃勃:“明日就是中秋节,诸位爱卿还记得往年中秋节,朕坐在宣德楼上观灯火、看百戏,与民同乐的情景吗?”

众王爷大臣纷纷点头道:“当然记得,当然记得!”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把奢侈的生活和无上的权力当做平生追求目标的,有道君王也不例外。他们立志开拓疆土,一统天下,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奢侈,更好的无上,并为自己“真龙天子”和“有道君王”的标牌上涂抹一层金粉而已。宋太宗赵光义便是如此。

潘仁美心里最清楚这一点,他附和太宗道:“陛下乃马上皇帝,有道君王,当然不在乎这一时的萧条冷落。此番双龙会议和,若能平息辽国之乱,讨回幽云十六州,还怕今后不万年太平永久欢乐吗?”

几个文臣也跟着吹捧,把太宗吹得美滋滋的,忘了自己姓什么:

“是啊,是啊,潘元帅说的太对了!”

“若讨回十六州,陛下就称得起是千古一帝了!”

“我军十万对敌三十万还打了胜仗,陛下实在了不起!”

“蛮夷番狗未得开化,自然不是我军的对手……”

还有人摇头晃脑地吟起《诗经》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奴才劲儿,就差跪下来唱颂诗了。

八大王赵德芳自从看到老令公的忧虑后,就一直在忧虑眼看对手土城修的牢固,军心格外高涨,办事井井有条,再加上幽州空城计,一战就损丧两位王爷……这都说明辽军的实力和阴谋是不容小觑的。

他瞅了瞅老令公,两个人心有灵犀,不言自明。

他再瞅瞅郑印、呼延赞和石彦超,不可轻敌之意显而易见。

他站起身,摆摆手,制止了众大臣的吹捧,郑重其事地奉劝太宗和众家王爷道:“不可盲目乐观。我看老令公的忧虑很有道理,这个双龙会和鸿门宴相差无几,叔皇还是应该学一学汉高祖的为好!”

太宗望了望杨业,见杨业赞同地直点头,不由得扔下筷子惊呼:“你们是说让朕在议和结盟前偷偷的溜掉啊……”

同一时刻,耶律贤将韩昌、韩广、耶律奚底、耶律斜轸等几位重臣也招到了辽宫正殿,一边喝酒,一边商议最佳的行刺方案。

韩昌十分自负地夸耀自己:“我这第二关门打狗之计似铁桶一般,赵光义溜是溜不掉的,他如今就是个瓮中之鳖!问题是如何下手?方能有效的杀死这只‘鳖’,又确保咱们的天庆王爷毫发无损。”

几位重臣附和着韩昌,又提出了几种行刺方案。

耶律奚底制止道:“我看还是用第二套方案,由末将舞剑行刺宋王,元帅保护王爷下楼,两位国舅在下边接应,准保万无一失。”

“哈哈哈哈!尔等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这一阵刺耳的尖笑声刚一传来,耶律贤就知道又是他那个“好事的婆娘”赶来了。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年约四十五六岁的契丹贵妇款款走来,她头戴一顶嵌有八宝龙珠的黑绒帽,身穿一件刺有七彩飞凤的黄龙袍,两道细眉,一对杏眼,高颧骨,瓜子脸儿,一看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就是萧银宗,小名燕燕,又称作萧绰的,是耶律贤的妻子、大辽国的王后。

她来到众人面前,将手中捧着的一件银酒壶放在桌子上,她身后跟着她的两个兄弟左丞相萧天佐和右丞相萧天佑,这两位国舅手里各执一只白色和田玉的酒杯,此时也随着那把酒壶放在了一起。

众辽将一齐抱拳见礼:“见过萧后娘娘!见过二位国舅!”

萧天佐接过耶律奚底的话题质问道:“你想做项庄,难道人家就没有项伯、樊哙之流?行刺不成,引起战乱,再要杀他可就难了。”

耶律奚底嘟嘟囔囔道:“那你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