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大宋名将录 > 第30章 救堂惠金兰结义驳继业死罪蒙冤(一)

第30章 救堂惠金兰结义驳继业死罪蒙冤(一)

人“一锅烩”的胖辽兵,此时却横尸在地,血窟窿直冒,早吓得尿湿了裤子,他边往后退边强充好汉:“好小子!功夫不错呀!说出你的名号来,让大爷我见识见识。”

杨延昭微微一笑:“某名杨景,字延昭。”

几个辽兵大吃一惊,尽皆停止厮杀,围住六郎延昭。

那小头目小心翼翼地问道:“什么什么?您……您……您,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无敌’之子六郎杨延昭?”

杨延昭又笑了笑:“怎么,感觉不像吗?”

小头目把延昭细细一打量:“像!像!像!小人真是有眼无珠,不知是六爷驾到!多有冒犯,多有冒犯……”说完话,拔腿就逃。

其余四个辽兵也尾随其后落荒逃走。

那个被救的白衣少年见辽兵走了,急忙赶来叩头拜谢:“杨六爷!多蒙您老人家出手搭救,小人感激涕零!请受任秉一拜。”

杨延昭谦让道:“延昭纯属偶尔为之,何言感激二字?任秉兄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你方才胳膊上像是挨了一刀,不要紧吧?”

那白衣少年任秉忙回道:“一点儿没事,划破点皮肉而已。”

杨延昭弯腰将任秉搀扶起来,两人一打照面全愣住了。原来他俩的身材相貌完全相同,乍一看,几乎到了无法分辨的地步;再仔细打量,延昭应该比任秉大着几岁,面目上也就因之多了一些苍桑的神态。

原来这白衣少年任秉表字堂惠,年纪刚满一十八岁。他祖籍乃是云南昭通府人氏,因自小喜爱枪棒,专一贩马为生,故而年龄虽不及弱冠,却早已踏遍了南北九州之地,学会了东西四地方言,不仅结交甚广,还成为大理、大宋、西夏和北辽四地的路路通。

一个月前,他在辽境的蔚州乡下采买到三十匹悍马,意欲贩到云贵陕南一带,赚个大价钱,偏巧赶上太原城汉宋两国交战;想着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把马赶到大理必有无数的艰难,任堂惠狠狠心,又以原价在应州、灵邱一带把马脱了手。他携带着卖马的四百两本钱绕道转往太原,想找机会发点“战争财”,却不巧被这七八个辽兵给嗅着了,钱差点丢掉不说,性命也在鬼门关处走了一遭……

任堂惠简单述说了自己的经历,奇怪道:“杨六爷!这帮辽兵真比土匪还猖獗一百倍,我情愿送给他们银子,只求放过我性命,可是不行,他们定要赶尽杀绝……这河东的地界,辽人却如此霸道,真是怪哉!”

是啊,辽国人在河东的地界逞凶霸道,河东官府却屁都不敢放,这不是打河东人的脸吗?延昭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长长地叹了口气。

任堂惠听延昭在叹气,似乎感到人家是受了自己的连累,他很关心地问道:“杨六爷!我今晚的事情是不是给您老人家惹祸了?辽人在河东作威作福,飞扬跋扈,莫不要为此连累了你们杨家?”

杨延昭剑眉一挑:“说的什么话?我们杨家还会怕他?”

任堂惠想来想去仍是感觉此恩难报,他取出怀中的卖马的纹银,“扑通”一声跪在了恩人的面前:“六爷!您救了任秉的性命,任秉无以为报,这四百两纹银就请六爷您收下来买个酒喝吧!”

杨延昭急叫道:“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他一面推阻着任堂惠送过来的银子,一面解释道:“这辽兵辽将本来就是我们杨家的世代仇敌,我们两家打交手仗,是大仗三六九,小仗天天有……举手之劳,我怎能接受你的银子?请快快收起!”

任堂惠还是坚持把银子往延昭怀里送:“堂堂七尺男儿,钱财乃身外之物,这算得了什么?您还不知道我任堂惠的脾气,自小到大,我从来不愿白白的受人恩惠。您若是不肯收,让我如何报答六爷?”

“报答?”杨延昭思忖片刻:“你若真要报答,我倒有一事相求。”

“恩公快说,上刀山,下火海,小人我万死不辞!”

“好!”杨延昭兴奋地抱住任秉:“我看我两个天缘相遇,相貌相同,应有做兄弟的缘份!我想与你结为金兰之好,不知足下心愿如何?”

任秉喜出望外,抢先跪倒:“如此小人就高攀了!”

两个人跪齐拜了八拜,叙了年伦长幼,延昭为兄,任秉为弟。

书中暗表:这“昭”“惠”二人的太原结拜,是杨家将故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杨延昭、任堂惠二人互敬互重,患难相扶,如鱼如水,竟成为一对同心同德的生死知音。至杨延昭受奸贼陷害发配到云南时,任堂惠还为保护他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