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大宋名将录 > 第7章 刘继元误国失智赵文度抢权丢关(二)

第7章 刘继元误国失智赵文度抢权丢关(二)

在封建社会里,跟皇帝做本家是很荣幸的事。所以刘继业对刘均父子既十分的忠诚,也十分的卖命!可是,刘均病逝后,刘继元即位,刘继业年纪渐渐变老了,心胸也渐渐地变宽了。他对辽国的趾高气扬和时常搔扰颇为不满,对宋军却时有勾结。去年,这个刘继业曾几次上疏奏本,要刘继元联宋抗辽。刘继元一怒之下,免去了他建雄军节度使的重职,给了他一个刺使的空衔,让他搬回应州火塘寨去了。

刘继元思考着:一削几级,他岂能心无怨恨?再次启用,他怎能一如既往,全心报效刘家?土人还有三分泥性,何况他还是个有血性的沙场老将?尽管丁贵等人再三保举刘继业,却打消不了刘继元的顾虑。

他嘴里忧心忡忡地念叨着:“刘继业是肯定不能用了,让他带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可是若不让他带兵,眼前的局面又该怎样去对付呢?人家赵光义可是把十万大军都压在天井关了……”

他把目光盯向了赵遂,左丞相的建议不能用,就要看右丞相的了。

赵遂心里早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让他的堂弟赵亮抢夺汉军大权,眼下正是个机会。他再次出班奏道:“主公勿忧!宋南蛮连年征战,军士疲于奔命,并无斗志。臣保举一人前去带兵迎战,定能大获全胜!”

“噢?国舅爷意欲保举何人呢?”

“我的堂弟赵亮,现任晋阳城兵马司副将,他从小熟读兵书,十八般武器件件拿的起放的下,最善铁枪,人称绰号‘铁枪将。’主公若点他为平南大元帅,打败宋军,平定边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刘继元大喜,当即派内侍去召唤赵亮上殿。

众大臣见赵遂任人唯亲,乱中夺权,心中气愤,又不好开口阻拦。

丁贵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他出班奏道:“主公!我河东大汉国与辽国乃是同盟兄弟,他们没少利用我们去侵扰宋界,乱结怨仇!这次与宋军作战,总不能让他们坐山观虎斗,白拣便宜吧?我看应该派人去辽国上京求兵助战!”

赵遂盯着丁贵,语气强硬地问道:“丁大人是说我弟弟不行吗?”

丁贵义正词严地回道:“令弟的本领,下官没有目睹,故不敢妄下结论。但我要求辽国出兵是为了结盟保卫太原,安定河东,这总比那些治国无方、捣鬼有术,趁河东危急捞取兵权的小人强吧?”

太原总兵杜威也担心地问:“国舅爷,令弟担负如此重任,能行吗?”

赵遂白了他一眼:“行不行,比你那勾结宋军的亲家强一百倍。”

杜威的独生女儿杜金娥自幼与刘继业的七公子指腹为婚,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现在,刘继业被削职,好象就成了叛逆罪人,沾着的就该倒霉!杜威虽然不怕这个,但仍免不了心虚一些。

刘继元劝解道:“好了!好了!如今是国难当头,尔等还是以和睦为重吧。寡人主意已定,御封赵亮为平南大元帅,杜威为副元帅,赵遂为监军,即刻提兵两万,增援天井关!”他回头看了看丁贵:“请求辽兵助战的事情,你丁相爷就看着办吧……”

丁贵依然怒气不息,直到午时三刻,赵亮挂了帅,杜威点了卯,二人领了两万精兵离开太原城,文武大臣们都到迎泽门外送行时,他的心里还在隐隐的作痛。

王怀,五十余岁,现任太原刺使。他见那领兵的大元帅赵亮乃是一个身体单薄面黄肌瘦且又盛气凌人的毛头小子,心中十分担心。

他悄声俯耳地问丁贵:“这个赵亮,你看他行吗?”

丁贵发出一阵蔑视地冷笑,笑声过后,他很自信地说:“我做了一首诗,来不及赠给他了,你听听如何志气昂扬射斗牛,目空万物少忧愁,今番还称铁枪将,明朝鸡子碰碌碡。”

王怀一愣:“啊?照你这么说……”

丁贵却开怀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丁贵预料的不错。赵亮带兵不几日来到天井关,关中守将王文已与宋军交锋几次,终于抵挡不住呼、高二将的凶猛,退入关内拒守。

次日凌辰,赵亮、杜威跟着王文登上城关女儿墙,见关外三十里处一字排开着密密麻麻一望无际的宋军大寨。西边是正先锋高怀德的行营,东边是副先锋呼延赞的行营,中间是中军大营,三军都招讨大元帅潘仁美和宋太宗赵光义的御营大旗就在半空里呼啦啦地飘着。眼下,潘仁美带着大小十几员将官正在城关门下叫战:

潘仁美叫道:“天井关的汉将们听着,我大宋真龙天子统率神兵在此,汝等速速开门献关,再若迟疑,杀入城内,鸡犬不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