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之一,年产量达到和世界一流厂家相当的地步,可以从国内外庞大的相关市场当中分一杯羹。
这段时间高天明出差,就是为了考察几个备选的工厂选址地——因为这些投资事关重大,绝对不可能轻忽对待,只能他本人亲自出马了。
资料做得十分详实,三个地方的政府所提出的优惠条件都罗列到了一起,还有了优惠度的对比,所以很快就能一目了然,看出其中的优劣来。
一时间,刷动文稿的声音充斥在了整个会议室当中,许久都没有说话。
“看上去阳川市给的优惠力度最大啊……免税期限最长。”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有位董事开口了。“而且他们地处内陆,人工成本可以节省很多。”
其他也有几位董事点了点头,觉得综合算下来三个地方里面,确实是阳川市给出的优惠力度最大。
“没错,他们的优惠力度是最大的,市里的官员在招待我的时候,也几次跟我保证,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我们,只要我们过来,就会成为市里重点抓的项目。”高天明点了点头,然后很快就话锋一转,“但是……”
听到这个转折之后,人人都清楚高天明属意的地方不是阳川市,纷纷停下了其他动作,看着他,等待着他给出的理由。
“考虑到我们这次要进行的项目和投资的规模巨大,而且是高技术产品,更多的是依赖设备和机器投资,所以我们必须慎重考虑通盘因素,人工成本也绝对不是我们应该要考虑的首要条件。”高天明继续说了下去,“阳川市虽然给的优惠条件最多,但是这同样也说明他们的条件最不完善,只能依靠优惠来弥补——他们的位置太偏僻,产品的运输条件天然就有劣势。不过这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极其需要一个成型的产业配套设施,以及技术人才的稳定输入,而这些都是阳川市难以满足我们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阳川市不是理想的建厂地点,以后如果有什么人力需求比较多的工厂需要建设的时候再考虑那里吧。”
他的话很有条理,而且也具备说服力,所以董事们大多数同意了他的看法。
“那董事长认为哪一个地址最符合我们的需求呢?”另一位董事问。
“我个人觉得,最符合我们需求的新安市。”高天明毫不犹豫地回答,“首先,新安市虽然也处于内陆,但是毕竟是沿海省份,交通十分发达,可以就近接通全国的运输网络。另外,它靠近省城,周边有产业集群,工业基础好,我们可以尽快就发展出一批稳定的供应商出来,尽快让生产步入正轨;更为重要的是,在省城还有很多大学学院,可以稳定地为我们在当地的投资项目供应技术人才,最终实现项目的良性运转,让我们尽快可以提供出优质的产品供应全国。”
随着高天明的叙述,董事们眼中的赞同越来越多,不少人点头,表示同意董事长的看法。
最后,在短暂的交头接耳之后,办公室又恢复了安静。
看着投向自己的视线,高天明就知道,自己的意见得到了最广泛的赞同。
他更加知道,尽管在这间会议室里面,有很多人是他的反对派,但是就算是这些人,也不反对制定一个适应公司未来规划的战略,毕竟大家说到底都是这艘船上的人,都希望这家巨型企业能够继续繁荣昌盛下去。
而高天明借着一开始先声夺人,主导了会议的进程,这也是他一贯引导董事会按自己节奏走的方式。